本文转自:浙江日报
朱金同和妻子周菊青
墙上装一个定滑轮,塑料绳的一头绑着米袋子,另一头套着手环,不断拉动手环,米袋子就会起起落落。这是朱金同为妻子周菊青锻炼右手而制作的,它可能是最简易的康复器材,但又是最有爱的康复用具。
不断升级的“上肢牵引器”
12年前,周菊青突发脑溢血,在医院的病床上了躺了一个多月。脑溢血导致周菊青右侧身体偏瘫,右手和右脚都不能动弹。
医生为周菊青制定了康复计划,但因为经济原因,周菊青在医院里只进行了一个多月的康复训练,然后就回到了宁波市象山县贤庠镇贤庠村的家中。
“不住在医院里,并不意味着放弃治疗。”回忆起当时的请形,朱金同现在还有些机动,“我在康复医院里仔细观察过那些锻炼的器具,我买不起,就自己做。”
朱金同以前是木匠,做这些小物件并不难,难的是怎么让妻子用起来顺手。
为了锻炼妻子的右手,朱金同在墙上装了定滑轮,用绳子绑着手环套在滑轮上,做成一个简易的“上肢牵引器”,用左右手上下拉。
一开始,周菊青右手疼,使不上劲,他就慢慢地帮她抬起手,停顿一下慢慢练,一周练两三次。后来周菊青右手的请况有所好转,他就把绳子收短一点,加大拉伸力度。
接下来,朱金同又制作升级版的“上肢牵引器”,塑料绳的一头绑着米袋子,另一头套着手环,不断拉动手环,米袋子就会起起落落。
升级版“上肢牵引器
“研发”出10多种康复器材
相比右手,恢复难度最大的还是周菊青的右脚。
为了刺机妻子脚底B位,帮助她的右脚恢复知觉,朱金同又找来木板、水管做轨道,做了一个简易的“足底按摩器”。
每天,朱金同都会从床底拿出来给妻子蹬着练习三四次,时间久了,还真管用,周菊青可以颤颤巍巍地站起来了。
为了让妻子大胆一点迈出脚步,朱金同在一道封闭的门上装了一高一低两排扶手,脚底垫着颗粒状的防滑垫,让妻子可以迈开右脚,拉住扶手下蹲、站立,美其名曰“下蹲练习器”……
就这样,朱金同不断“研发”,制作了“腰背按摩器”“握力器”等10多种康复器材。
期待有一天能和妻子一起出去走走
这是一个传统的农村家庭,朱金同主要是下地干活,家里洗衣做饭都是妻子周菊青在做。周菊青突发脑溢血后,从不下厨的朱金同学会了烧饭做菜、洗衣、做家务。
为了帮妻子减轻病痛,他还找来B位按摩书跟着学习,为妻子按摩。每天凌晨4时多,朱金同就早早起床,帮妻子做1个多小时的按摩,然后再去做早餐,下地里干农活……如此周而复始。
“一二三,四五六……”每天,周菊青拉动绳索锻炼时,朱金同就会在边上默默地数着。
从62岁到74岁,这一数就是12年。当初,医生判断周菊青靠自身坐立行走可能新几乎为零,而现在,周菊青右手拉动自如,右腿也可以慢慢行走……
朱金同说,他期待着有一天还能和妻子一起出去走走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