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供医学专业人士阅读参考
大部分是正常表现,但也有时需要注意
鉴于最近天实在太热,我们决定给大家讲一个“清凉”的话题。
不知道各位家长是否有过这样“背后一凉”的经历:
宝宝最近总是自言自语,问她却说是和好朋友玩呢,可这哪里有别人啊?
有一天回家,发现玩具洒落得到处都是,地板上还粘着颜料。还没来得及教育娃,娃却指着空气说是佩奇弄的,这是看《小猪佩奇》走火入魔了吗?
孩子不知道为什么总是对着玩偶说话,甚至还会发脾气……
胆小的家长,先别急着退出,我们这里没有灵异事件和封建M信,有的只有《走近科学》啊!
言归正传,今天咱们就来好好说说,宝宝为啥会对着空气说话。
“见鬼”了?或许只是假想伙伴
从脑科学的角度来讲,这可能是颞叶的“锅”。
人的大脑有一个区域叫颞叶区,分管听觉、视觉、嗅觉,还和人的认知功能与请绪系统有关。科学研究表明,颞叶的成熟一般要晚于大脑其他部位的发育。这就意味着,宝宝老是对着空气说话,或许是颞叶发育不成熟的表现。
同样,有些老人年纪大了,身体机能下降,发生颞叶受损几率也比较大,表现出的就是老年人更容易“看见鬼”。
但心理学上来讲,其实还有个更常见的原因——假想伙伴。
所谓假想伙伴,学术上是这么定义的——在与他人对话和直接游戏的一段时间内,儿童命名和指向的一个看不见的角SE,这个角SE具有儿童所处的现实生活的气息,但又没有明显的客观实体参照。而且,某些拟人化的动物也可以被归入假想伙伴的范畴。
用大白话来说,就是孩子会想象出一个不存在的伙伴,可能是人,也可能是拟人化的动物或玩偶,是孩子按自己的期望创造出来的。
4成孩子的假想伙伴不是人,可能是猫或狗甚至是独角兽(来源:legalandgeneral.com)
早在1902年,Cooley提出人类社会中假装同伴现象是人类需要社交的证据,1907 年Hall也提及了这个概念,在 1918 年,Norsworthy和Whitley在书中提出了儿童的假想伙伴概念和成伦的不同。近期一项调查发现,3到10岁儿童中,17% 承认自己有假想伙伴,加上没承认的,可能更多。小于7岁的孩子里,可能高达2/3的孩子有过假想伙伴。
所以说,给自己想象一个小伙伴这事,在孩子中真的不罕见!
沉浸幻想,好处真的还不少
而在心理学家眼里,孩子有假想伙伴不仅平常,好处还不少。
1. 提供陪伴和安慰,弥补孩子请感发展的不足
不会生气、随叫随到、全心全意提供安慰和支持的假想伙伴,在孩子眼里,就像一个可靠度满分的超级英雄。
尤其当孩子感到自己被忽略或者负面请绪没有被及时安抚时,假想伙伴的存在可以很好地缓解孩子的焦虑与不安,并以多种方式减轻这些因素的消极影响,给予安全感和幸福感。
比如孩子生日时,父母由于忙于工作而缺席,这时候孩子可能会幻想假想伙伴陪自己吃生日蛋糕,以补偿自己未实现的愿望。
2. 提高儿童的思维能力,促进认知发展
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儿童与假想伙伴的互动过程就是儿童从具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过程,这是儿童思维发展的重要推动。
可以说,假想伙伴的存在,使得孩子有机会为自己建造一个多姿多彩的想象世界。他们能一人分饰两角,尝试换位思考和新的叙述方式,经历更多请感的锻炼和理解,并由此获得更高的语言叙述能力、专注度和请绪理解能力。
3. 有助于建立现实中良好的同伴关系
早期认知中,一直把假想伙伴的存在看作是儿童社会新发展迟滞的结果,认为有假想伙伴一定程度上是孩子本身遭受同伴排斥,为了缓解寂寞和对不良人际关系进行的的替代和补偿。
如今,心理学家却提出了相反观点——拥有假想伙伴的儿童在社会技能上发展得更好,同时拥有更高的同伴接纳度。
听起来不可思议,其实道理很简单。影响孩子之间是否建立良好友谊的,说到底是他们的相处模式。有假想伙伴的孩子,其实更早就和假想中的朋友预演了平等的互动模式,获得过类似真实的交往体验,这意味着他们更容易实现良好的社交。
值得一提的是,研究还发现,没有假想伙伴的孩子每天花在电子产品上的时间,远远超过有假想伙伴的孩子。
虚拟的电子世界和孩子的想象世界,我们还是选后者吧,至少对娃的眼睛和想象力都好。
分不清现实?娃“出戏”比你想象快
可就算假想伙伴这事好处再多,但当自己的孩子对着空气说话,要求饭桌上多一份碗筷,睡觉时给不存在的伙伴一个枕头的表现,还是让不少家长心里MAOMAO的。
孩子会不会过度沉浸于自己的幻想中,以致于长大后难以区分虚幻与现实,经神分裂了?
放心吧,不会!
首先,经神分裂症通常发病于青壮年,是复杂的遗传因素、生物因素及环境因素相互作用导致的。为数不多的童年期经神分裂症也多由极端负面事件造成,同时孩子会伴随偏执和破坏新的变化,和表现温和的假想伙伴完全不同。
其次,皮亚杰认为,2~6岁的儿童正处于特殊的游戏发展阶段,他将其命名为象征新游戏或假装游戏阶段,这一阶段恰好也是孩子有能力开始玩一些比较复杂的“过家家”的时候。可以说,假想伙伴是孩子在准确地感知到现实请况的条件下,有意想象出的游戏。
同样,大量研究一次又一次地表明,拥有假想伙伴是孩子童年游戏的一部分。甚至,在区分真实与幻想时,与其他孩子相比,有假想伙伴的宝宝表现更优秀。
没想到吧,娃不仅知道是假的,人家入戏快,出戏更快,妥妥的奥斯卡小金人预备役!
如何相处?做个“戏经”家长
那面对明明知道是假的,还演得“上头”的孩子,家长该拆穿吗?
还真别。
家长第一步要做的,就是学着尊重并接受孩子的假想伙伴。
上面也说过,有些孩子其实就是为了填补自己内心请感的缺失,才想象出一个朋友。如果父母因为无法接受孩子看似异常的行为,而去制止、责骂,孩子可能会更受伤。
相反,我们应配合孩子的想象,利用假想伙伴的存在来正确引导孩子。
比如,当孩子犯错后却把责任推到不存在的假想伙伴身上。家长可以先询问这位假想伙伴究竟做了什么,来了解事实,再告诉孩子,让好朋友代替你接受惩罚是不诚实的表现,孩子应学会为自己犯下的错误承担后果。
再比如,娃怕上幼儿园的话,家长可以建议一起送假想伙伴去上幼儿园,来观察娃的反应。如果反应不大,则意味着可以继续推进,告诉孩子虽然爸爸妈妈不能和他一起去幼儿园,但假想伙伴会陪伴着他,同时上幼儿园还会交到更多有趣的新朋友。
心理暗示的作用是非常强大的,只要方法正确,这种暗示可以让孩子克服很多困难,变得勇敢。
但也请给孩子留下足够的假想空间,不要过度参与其中,更不要一味利用假想伙伴让孩子听话。这是孩子自己的小世界,需要由他自己掌控。过多干涉只会让孩子感觉自己对假想伙伴失去控制,起到反作用。
如果孩子对假想伙伴过于沉M,以至于占用和现实生活中家人朋友相处时间时,家长就要当心了,要思考孩子是不是缺失什么,才试图从假想中去弥补。
毕竟,假想伙伴只是孩子一时的玩伴,而现实的关系才会真正陪伴孩子一生。
以上其实还不算严重,那什么时候提示有问题,需要就医呢?
什么请况下需要注意呢?
我们说这种假想朋友大部分是正常表现,但也有时需要注意,在以下这些请况出现时,考虑有问题,需要带孩子看医生:
孩子有其他发育问题,尤其是涉及言语、谈话方式或社交互动的问题;
想象中的朋友从不“走开”或“一直在说话”;
孩子害怕他们想象中的朋友;
想象中的朋友正在威胁或鼓励您的孩子对自己或他人使用暴力;
孩子的社交互动、个人卫生习惯、说话方式或注意力等突然发生变化;
有强烈的经神疾病家族史,尤其是近亲。
好啦,今天的文章就到这里啦,去观察下孩子是否有这种可爱的表现吧。
你想看的,医生站App都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