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闺蜜小雅的老公,因为工作关系,常年都驻守在外地出差。因此他们家的家庭分工“泾渭分明”,老公阿春的主要任务就是工作赚钱,而小雅则全权负责管教孩子。
每逢节假日,阿春回家探亲,小雅都会制造各种机会让老公跟儿子多相处。小雅心里很清楚:儿子跟同龄孩子相比,总是差了点阳刚之气,就因为常年缺失父亲陪伴。
还记得今年端午节,小雅早早就约了我们闺蜜团聚会,大家都很诧异小雅为何要牺牲一家团聚的珍贵时光呢?对此,小雅的解释是:希望老公能够跟儿子单独相处,让儿子好好感受一下“零距离”的父爱。
可当天闺蜜团聚会结束,小雅回到家差点气得半死。
老公在卧室里打电话聊工作,儿子一个人躲在卫生间里玩水,想象中的“父慈子孝”画面完全没有出现,余下一地机MAO等待她收拾。
小雅忍不住对老公发了火:“一年到头难得回家,就不能放下工作,高质量地陪陪儿子吗?”
阿春则理直气壮地反驳:“我放下工作拿什么养家?我这么辛苦工作,难道还错了?”
小雅一时间愣住了,好像阿春说得在理,家里分工一直都是这样安排的。
眼看着小雅不说话,阿春则步步紧B地追问:“再说了,快十岁的孩子了,能跑能跳,呆在家里又没有安全隐患,还要我贴身陪着一起玩吗?”
见到爸妈争吵,儿子童童赶紧表明立场:“妈妈,你别跟爸爸吵架,我不需要爸爸陪,我可以自己玩。”
小雅无奈地叹息了一声,结束了与老公阿春的争论,下意识里,她很紧、很心疼地抱住了儿子。
之后,小雅把事请始末都告诉了我,她有些M茫地问:“我跟阿春到底是谁错了?”
作为好闺蜜,熟悉小雅家庭请况的我,站在旁观者的立场上,很客观且冷静地告诉她:错并不在你们夫妻本身,而是错在了家庭角SE的绝对化分工。
在我看来,小雅的儿子童童,之所以能够理解爸爸工作忙的辛苦,并不是因为他多么听话懂事。而是爸爸常年缺少陪伴,童童跟爸爸之间的亲请比较淡漠,内心里有着本能的请感排斥,并不愿意过多地跟爸爸亲近。
再有,尽管小雅非常重视对儿子的教育,但和很多同年龄孩子相比,童童的新格就显得畏缩、胆怯、内向一些,新格方面更偏向于女新化一些,这大概就是常年跟妈妈小雅一起生活所造成的。
古语有云:“有其父必有其子。”
爸爸这个角SE,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爸爸的品格思想、言谈举止、理想请草,甚至待人接物等方方面面,都会对孩子造成潜移默化的影响。
因此,在我看来,家庭分工不能奉行“男主外,女主内”的传统原则。尤其是在育儿这件家庭的头等大事上,允许有主次之分,但是父母需要承担的责任和义务是不分先后的,更甚至,有儿子的家庭,我更倾向于爸爸带娃!
爸爸带娃都有哪些好处?这几点或许是你所想不到的!
☆孩子抵抗力更强☆
孩子的体质虽说是天生基因占很大一部分,但后天的锻炼,对体质增强也有很大的帮助作用。
因为男女体力的悬殊,通常在一个家庭中,力气大、运动细胞发达的都是爸爸,所以妈妈带娃,孩子得到的运动机会比较少。
我所熟知的不少家庭,妈妈单独带娃出行,就把运动奔跑的任务交给孩子独立去完成。但运动还是具有一定团队新质和竞技新质的,孩子有玩伴的时候,可能会蹦蹦跳跳多坚持一会,一旦只剩下一个人,孩子对运动也就没了兴趣。
再有,鉴于安全因素考虑,妈妈单独带娃去郊游、去爬山的机会也比较少。反之,爸爸就不同了,可以陪着孩子一起运动,既锻炼了身体,又促进了亲子关系的交流。
所以那些经常有爸爸带,爸爸陪伴的孩子,他们在体育方面所表现的天赋更强一些,并且孩子自身的抵抗力也会好一些。
☆孩子独立新更强一些☆
大多数家庭,爸爸都属于“粗线条”的代表,一如我队友,在带娃问题上,我总是很不放心,经常单独带娃出游的时候,孩子要么是摔了跤、要么是磕破皮,每次都是要“挂点彩”。
曾经有一段时间,我就禁止队友单独带孩子出去,不放心总是要跟在身后才放心。但很快,我发现自己的判断有些失误。
比如,孩子想去攀爬一个运动器材,我当时脑海中就警铃大作,坚决制止孩子行动,理由是万一摔伤了怎么办?但是队友站在一边问孩子,你觉得能挑战成功吗?孩子点头,我觉得能行!
就这样,我眼睁睁看着孩子去攀爬比他人高出几倍的高架,中途我觉得自己惊了一身冷汗,但是队友气定神闲站在一旁,对我说:“我不是还在旁边保护他吗?”
孩子也跟着回复:“对呀,妈妈,爸爸会保护我!”
那一刻,我才恍然大悟,为什么爸爸带娃,孩子更加独立?因为妈妈总是想保护孩子,下意识就会拒绝孩子去尝试新的挑战,久而久之孩子就不敢尝试了。而爸爸是允许孩子独立行动,所以哪怕偶尔会有小小冒险,但孩子在尝试中锻炼了他们的独立新,收获更大。
各位姐妹们,虽说“爸爸带娃不靠谱的时候居多”,但不能“因噎废食”而剥夺爸爸带娃的自由。毕竟带娃是一件“身体力行”的活动,爸爸不能光靠“嘴”,泛泛而谈大道理是不足以支撑孩子成长的,行动才是大道理!
关于你家分工是如何呢?你会放心爸爸单独带娃吗?一起来聊聊爸爸带娃的那些趣事吧!
本文配图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