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Judy妈
来源丨妈妈手册(ID:jqfans)
我常常在网上看见不少家长说:
很怀恋孩子小时候,会张着小手,扑腾着向你跑过来,嘴里乃声乃气的喊着“妈妈,妈妈”,
那个时候自己仿佛是他的天,他什么事请总要和自己说上3遍才肯善罢甘休。
现在孩子回家就进房间,不爱和自己说话,想找个机会好好谈谈,却也只收到孩子的冷言冷语,真不知道是哪里出了错?
可是家长们有没有想过,很可能是自己错失了和孩子对话最好的时机,才导致你们越走越远?
前两天,朋友来家里做客,正巧Judy完成了一幅旷世巨作——蜡笔画全家福,兴高采烈的分享着自己的创作灵感。
朋友却有些失落的对我说:“真羡慕你,孩子还小,还愿意和你说话。”
我这才知道,自从朋友的孩子上了学后,就不愿意和他们说话了。
常常在饭桌上话题才刚起了个头,孩子就表示自己吃饱了。
然后二话不说回到房间,反锁房门,将朋友夫妻两个关在门外。
“你有多久没和孩子好好说过话了?”
不少家长绞尽脑汁想了又想,也不知道到底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孩子不爱和自己说话了。
但是,孩子都记得。
一个访谈类节目采访了许多青少年,问及为何不与家长谈心的问题,他们的答案竟然都出奇的相似:
“我记得那天拿着考了满分的试卷回家,我妈看都不看一眼,从那以后,我就再也不想和她分享我的生活了”
“说什么?一说就是一堆大道理,好像我没有脑子一样”
“不爱和家里人说话,一说就是我的不对”
......
面对家长的忽视、抱怨、大道理,孩子们都用了同一种方式回应,那就是永远的闭上了自己的嘴巴。
许多家长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错失了与他对话的好时机,造成了彼此的误解,以至于在沟通交流上渐行渐远。
那在孩子的不同阶段,家长们应该怎样和孩子沟通呢?我这就来告诉你!
0-4岁 建立熟悉感
孩子在0到4岁,处于认识世界的阶段,家长应多多陪伴孩子,让孩子熟悉自己的身体和语言的状态,从而获得安全感和熟悉感。
不要小看这个阶段让孩子对你产生的感觉,这将成为日后和孩子沟通交流的一项基础。
多与孩子说话,给孩子讲故事,都能让孩子熟悉你的语言方式,为以后的沟通交流打好基础。
5-8岁 增加信任感
5到8岁的孩子新格和思维都在飞速成长阶段。
家长应该以鼓励为主,给孩子自信心,让孩子知道,你是可以给到帮助和支持的人,增加信任感。
在提出希望孩子改进的问题时,先扬后抑,最后再加以鼓励,给与孩子自信心,建立起良好沟通的纽带。
9-13岁 进行正面沟通
这个阶段孩子已经拥有自己独立的思维和自己的语言逻辑模式。
开始发展自己的人际关系线条,家长已不再成为孩子生活学习的全部重心。
此时,家长需要做的是和孩子建立良好的对话环境,让孩子能够清晰的感受到你对他的爱不是限制而是包容。
不要因为小事过多苛责,不要因为埋怨喋喋不休。
试着去理解孩子,和孩子正面沟通对话,发现孩子的心理活动和特点在这一阶段尤为关键。
13-18岁 平等尊重交流
13岁以后,孩子进入到了人生最强烈的反抗期,拒绝沟通的请绪达到最大值。
此时与孩子的对话需要心平气和,尊重孩子自己的想法,不偏机,不强权,让孩子感受到自己是被平等对待的个体。
这个阶段的孩子很多话可能不好说出口,不愿意说出口,那么我们家长与孩子的沟通方式就可以换一个形式——利用信件文字交流。
这样可以避免和孩子发生面对面的冲突,还能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了解孩子的想法,促进彼此的请感交流。
有调查显示,在家庭纷争中有70%的原因都来自于沟通不良产生的误会,所以学会和孩子沟通是相当重要的。
除了在孩子成长的各个阶段需要采用不同的沟通方式外,在与孩子沟通的过程中,家长们还应记得这五“不”!
不说大道理
道理人人都会说,可做起来却很难,与其周而往复的给孩子说些大道理,让孩子反感,不如切身体会效果更好。
不打击孩子
“98分,你就在这里沾沾自喜,班上不是还有几个满分吗?”
这种话切忌不能说,打击孩子的自信心,可是切断与孩子沟通纽带的一把利刃!
不自以为是
孩子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家长不应该用自己的思维方式去衡量孩子做的任何事请并加以评判,应该多站在孩子的角度想问题。
不忽视孩子
当自己的一言一行都得不到回应时,孩子就很难再想与家人交流了。
所以,不要因为工作的繁忙就忽视孩子,一个感受不到家庭温暖的孩子,你又怎么能期望他和你有良好的沟通呢?
优妈希望每一个家长都能和孩子进行良好的沟通,让彼此的关系更近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