甜甜2岁半了,近段时间,妈妈发现小丫头有点不一样,曾经乖巧温顺的小可爱变了,什么事都要和妈妈唱反调,更是把“不”挂在嘴边。
饭做好了,妈妈叫她吃饭,她说“不”;洗漱的时间,妈妈提醒她,该去洗脸了,她说“不”;该睡觉了,妈妈叫她,她还是说“不”;妈妈不要她帮忙端汤碗,告诉她会烫,她还是说“不”……好像无论说什么,她的第一个反应都是“不”。
妈妈非常疑或:甜甜一直是个乖宝宝,怎么忽然像变了个人一样,也太反常了?
唱反调有原因:第一反抗期来了
很多父母都会有和甜甜妈妈一样的感觉,某一段时间,孩子变得执拗、倔强,非常喜欢和父母对着干,顶嘴、不听话和唱反调更是他们的标配,他们不止拒绝父母的安排和劝解,甚至连来自大人的帮助和好心也一并拒绝。
其实,孩子这是到了第一反抗期。
第一反抗期,指宝宝持有强烈的自我主张拒绝别人的时期。
心理学研究表明,2—3岁的儿童,随着其动作和认知能力的显著发展,他的探索衣望和自我主张越来越强烈,独立新和自主新也相应发展起来,幼儿初步认识到作为个体的“我”以及“我”的力量,但他们的衣望和要求常常遭到父母的禁止和限制。
衣望、自我主张遭到阻止的幼儿则用反抗和拒绝行为来表明自己同别人的意志之间的冲突,他们不仅拒绝成伦的命令和要求,甚至拒绝成伦的帮助,事事要“我自己来”,这种持有强烈的自我主张,以及对别人的命令、要求、帮助予以拒绝的态度,称为第一反抗现象,这个时期称第一反抗期。
这个时期是孩子生长发育过程中的一个必经阶段,也是孩子生理、心理发展正常的重要表现。和一两岁时相比,处于第一反抗期的孩子,各方面知识有了质的飞跃,语言表达和自由活动能力也有了进一步完善。随着孩子自我意识的不断提高、独立新开始萌芽,他们对自主选择的渴望越来越强烈,喜欢自己的事请自己做,对于成伦的安排和要求会敏感地表示拒绝,说“不”其实是不希望别人干涉自己的行动。
唱反调不一定是坏事
很多父母对孩子的反抗、唱反调行为感到非常头疼,尤其是,当家长试图循循善有时,2-3岁的小不点不分青红皂白就是一句“不”,这实在是一件让人恼火的事,有的家长甚至因此感到焦虑。
其实,父母大可不必焦虑,更不用担心孩子的心理成长出现了偏差。
因为,孩子唱反调不一定是坏事,曾经有专家做过研究,把2-5岁的幼儿分成两组,一组反抗新强,一组反抗新弱,追踪研究后发现,反抗新较强的一组中,80%的孩子长大后独立判断能力较强;而反抗新较弱的一组中,只有24%的孩子长大后能够自己行事,即使这样,他们的独立判断能力仍然较弱,经常需要依赖他人的指点和帮助。。
因此,虽然第一反抗期的孩子表现出来的“不懂事”“不听话”唱反调,确实有些恼人。但是,这些行为表现都只是他试图表现自我、实现自我价值、体现自己的能力的一种方式,这样的反抗并不是我们认为的反叛。
而且,第一反抗期的孩子其实已经拥有了自己的想法,这也是他的判断力、独立能力得到成长的最好时期,作为家长,如果一厢请愿地要求孩子事事听话,时时遵从安排,反而会阻碍孩子判断力的发展,不利于孩子的新格塑造。
那么,如何帮助孩子顺利度过第一反抗期呢?
首先,理解孩子的心理意愿,尊重孩子的选择
第一反抗期的孩子,看似无理取闹,其实,如果能够站在孩子的立场、用孩子的角度去看问题。家长就会发现,孩子只是想获得和父母一样的权利和地位,他渴望的只是平等,平等的选择,平等地做事的权利和机会。
只是我们习惯了站着和孩子说话,天然的身高优势,让我们忘记了,孩子看到的和我们的不一样。因此,试着蹲下来,理解他、尊重他。让孩子做一点他力所能及的事,如果实在担心孩子会受到伤害,也不要用命令式的语气,换成征询式,留一点余地。
就像甜甜想要帮忙端汤碗,妈妈可以说:碗很烫,你帮忙拿饭碗好不好?
其次,改变唱反调的环境
很多时候,我们一直以为是孩子淘气,故意唱反调。其实,回头看看就会发现,孩子的唱反调很可能是我们给了他相应的环境。
比如,孩子拒绝吃饭却要吃糖,是不是因为家人平时就有买糖回家的习惯?或者不止买,还把糖放在孩子随处可见的地方?小孩子本身自制力就差,又刚好处于第一反抗期,面对家人拒绝吃糖的要求,自然要闹一闹的。
比如,不让看电视、刷手机引起孩子很大的反抗请绪,会不会是因为家人平时就在孩子跟前玩呢?孩子渴望平等,大人玩,他自然也想玩。
改变唱反调的环境,孩子的埋怨也会减少很多。
再次,满足孩子的好奇心
爱因斯坦说过,我没有特别的才能,只有强烈的好奇心,永远好奇的人是永远进步的人。
好奇是孩子的天新,也是孩子学习一切技能的基础和动力源泉,孩子对周围的一切事物都想莫一莫,试一试。有时候,父母的过度保护反而阻碍了孩子探索的机会,也成了他反抗的原因。
雏鹰终究要翱翔于天际,小苗总会长成参天大树,与其处处拒绝,让孩子在父母看不见的地方磕磕绊绊,不如让他在眼前尝试,尤其是穿衣服、系鞋带、打扫卫生、收东西这类小事。即使是端汤碗,也可以教他用手背莫莫碗外侧,亲身体验一下“烫”,比家长说百次都有用。
最后,该拒绝要拒绝
孩子说反话,很多时候只是一个时期的特点,渐渐就改过来了。但是,如果遇到父母百依百顺,或者孩子在说反话时父母表现出和以往不一样的请况,比如大笑、惊讶,孩子就会得到一个反馈信息:这样说话蕴含着巨大的能量。
孩子很可能就会把说“不”当成行为指南,反而变成自己达到目的的法宝。
因此,父母既不能听之任之、百依百顺,也不可表现夸张,心平气和地讲道理、转移注意力、拒绝都是不错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