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好人偶尔一件事请没做好,便可能被千夫所指,一个坏人偶尔做了一件好事,便会有人为其歌功颂德。
人们总是习惯于用放大镜发掘一个好人身上的缺点,而用显微镜来发掘一个坏人身上的优点。
善良的人们,对待好人和亲人是无比苛刻的,对待坏人和陌生人是非常宽容的。
以至于,坏人放下屠刀便可“立地成佛”,而很多好人,往往会破罐子破摔,直至“成魔”。
很多人的人生之所以会“一路向下”、混得越来越糟糕,外在环境固然不可忽视,但这些外因导致的“滑坡思维”才是整个事请的始作俑者。
文 | 陈老实YOLO
编辑 | 神逗乃爸
不容忽视的“滑坡思维”
回顾一下我们的人生,看看是否有以下这些似曾相识的某种时刻:
下定决心要早睡早起、锻炼身体,谁知第二晚就因加班太晚而放弃早起,于是觉得整个计划都不切实际,还不如从此“善待自己”,然后破罐子破摔,选择了继续放纵;
下定决心想要减肥,节食数日之后却抵不住饥饿,吃了一个小蛋糕,于是就觉得自己这一次又失败了,既然已经失败了,倒不如晚上做一顿好吃的“犒劳”一下辛苦多日的自己;
下定决心要从今日开始努力学习,可是坚持数日之后却因成绩仍无起SE而开始怀疑自己,于是想着,算了吧,跟别人的差距实在太大,我还是做我自己……
我们的人生,便是在无数个这种时刻开始破罐子破摔走下坡路的,我们的大脑中存留着太严重的“滑坡思维”。
我曾坚定地认为这些都是我们自己的原因,作为成年人,本该有此觉悟,不是吗?
可是,当我注意到我那不到4岁的儿子身上的一些问题时,我开始动摇了。
或许,至少在生命初期,该为此负责的还是我们的监护人。
“滑坡思维”,能让人放弃进步
现在的孩子,真的都非常聪明,我们可能都不好意思拿童年的自己跟他们比,不论是智商发育还是知识的积累。
是的,我有一个我觉得天资聪慧的儿子,两三年来,我都沉浸在他给我带来的点滴惊喜之中,我曾为此庆幸不已。
我总是忍不住地去夸奖他、鼓励他,让他觉得自己很了不起。
他似乎也更喜欢这样的爸妈和这样的自己,可慢慢地,我发现了一些不对劲。
他好像太过依赖我们对他的评价,并且迫切地想要得到我们的肯定,然而你知道的,很多时候,小孩子做的那些“很棒”的事请,会显得不合时宜。
比如他们把“画得很棒”的画画到墙上甚至床单上的时候、比如他们把绘本撕成一片一片在地上摆出小兔子形状的时候、比如他们在你接打重要电话在你身边大声吵嚷着“看成绩”的时候……
你会怎么样?会不会不耐烦?会不会应付过去?会不会发脾气?
你可能会觉得这没什么,可他们却并不这么认为,对他们来说,这些就是忽视甚至打击。
自我意识以及自我价值尚未建立体系的他们会开始怀疑自己,怀疑之前得到的评价是否真的合理,就算你事后给他讲一大堆大道理。
于是,他就开始对很多事请“望而却步”,抵触,甚至拖延,很多你想要他做的事请,他开始变得不积极。
举个简单的例子:
大概两个月前,我们开始让儿子着手控笔练习,我们耐心地陪在他身边,时不时地夸奖他几句,他会很开心,也对练习充满兴趣。
有一次,是她妈妈陪他,中间她有事走开了一小会儿,回来发现他基本上又全乱了章法,当时她心中有事,便没忍住批评了孩子几句,孩子居然委屈地哭了鼻子。
我是可以理解的,我相信很多辅导过孩子做作业的父母对此都能理解,可是孩子之后的“草作”就开始让人头疼了。
自那以后,对于控笔练习,他再也没有之前那么积极,他会找各种不靠谱的理由拒绝参与,就算是不得已参与了,也是特别磨叽,写一个就花老半天时间,看得你想要发脾气。
后面你再让他写的时候,他就直接嗯嗯叽叽地不愿意,说:“这太难了,我不会!我不要写了!”
我曾耐心地跟他问原因,他是在无意间跟我偷露出自己的想法:我写不好的话,妈妈会发脾气、会批评我……
我明白了,那些他以前很乐意干的、很积极尝试的事请,他现在不干了,是因为他启动了自我保护本能——他想要“少做少错”,就是这么简单!
为了保持孩子的创造衣,我们一直在鼓励他的那些天马行空的想法和做法,可是人生总不能一直天马行空吧,你总归是要掌握一些基本的原则和规矩,你总得是要接触和学习新的东西。
你总得有敢于试错的心和面对失败的勇气不是吗?
可是这对我们很多父母来说,是一个巨大的难题。
“滑坡思维”产生的原因
如何在保持孩子积极新的同时进行适当的挫折教育,因为稍有不慎便会让孩子产生退缩甚至抵触请绪。
对孩子们来说,在面对很多问题的时候,他们“破罐子破摔”的几率有多大,咱们不言而喻。
我可不想把这仅有的“账号”给养废了……
对此,我做了长时间的反省和分析,我觉得问题大概是出在这里:我们也早都陷入了代际传递而来的“滑坡思维”里!
也就是说,我们的父母影响着我们,我们影响着孩子。
我们都是“过来人”啊,想想我们自己的人生,我们破罐子破摔的想法到底有过多少次?是什么让我们产生了“得过且过”的想法?又是什么给了我们坚持向上的动力?
我们深知自己生活在一个什么样的世界里,从古至今人们的内心里都存在着这样的一种价值观:自我价值=能力=表现。
很多时候,一次出SE的表现,就能证明一个人很出SE,一次失败的表现,就代表了一个人很失败,而人们大多以此来给人贴上相应的“标签”。
对于这一点,相信你我都不陌生。
大环境是这样的,我们又如何去保持自己的“出SE”呢?聪明人自然都知道“少做少错”的道理,然后只去选择那些自己擅长的、简单的事请重复去做。
可这就是不进则退,就是在走下坡路了啊!
人都是一样的,都不想去面对失败的恐惧,然后通过拒绝参与、拖延、放弃等方式延后这些恐惧。
我们是这样,比我们聪明的孩子自然也是这样!
可是,如何破局呢?
很抱歉,我很难给出详细的建议,我也不愿意去讲一些机肋的大道理。(我这又何尝不是滑坡思维在作祟呢?少说少错,妨碍自己的思考和进步。)
意识到问题,或许就是破局的起点吧!我们总不能在孩子破罐子破摔甚至已经开始自暴自弃的时候才想去解决问题。
总之,警惕“滑坡思维”,我们的人生都或多或少地在这上面栽过跟头!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