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的出名,并不是因为自己有多厉害,或者做了什么事,而是被厉害的人写在了文章里,从古至今有很多这样的人。
闰土在中国的知名度很高,这都要得益于鲁迅的文章,当然更要感谢九年义务教育,文章被选进了教材里,成了很多代人心目中的经典形象。
在很多人的印象里,闰土都是那个一手举着钢叉,在月光下的经典画面,没错,这也是鲁迅心目中闰土的样子,是鲁迅在大城市打拼多年之后,一直惦念的儿时伙伴的模样。
故乡这东西,很奇妙,绝大部分时候,都是不见的时候想念,真的见了之后,心中总会有各种各样的惆怅。
鲁迅很奇怪,为什么当年聪明灵秀的闰土,到了中年之后,为什么就会变得如此的麻木,连小时候的亲密称呼也没有了。
当年上学的时候我也不理解,为什么好好的一个人,怎么就会变成这个样子呢,后来等我到了中年,才慢慢明白这到底是为什么。
鲁迅为什么不理解,因为鲁迅是典型的成功人士,能在北京买得起四合院,能在上海住得起高级公寓,在大学任教,自己和出版社合作,这样的鲁迅是妥妥的成功人士,而且是名利双收的那种成功。
就算鲁迅非常关心穷苦人家,但是他没有经历过吃不起饭的日子,没有经历过借钱的羞涩,没有经历过请人吃饭的纠结,吃几个菜的窘境,所以鲁迅的人生是光明的,是积极的,是向上的。
但闰土的人生是灰暗的,是艰苦的,是在遭人白眼与每天累死累活中度过的,眼里的光,早就被每天的柴米油盐磨灭了,面对昔日的好友,面对身份的差异,也只能是尴尬的叫了一声就,老爷。
人生就是这个样子,不同的人生,轨迹完全不同,恰好在出发时候,曾经有过交集,多少年之后,两个人已经完全成了两个世界的人。
人到中年,越来越能体会到这种麻木,很多人和事,都慢慢地提不起兴趣,同学同事的饭局也去得少的,除了挣钱,似乎真的没有什么兴趣爱好了。
这可能是当下很多中年人的状况,上有老,下有小,每天一睁眼就是欠着很多钱,眼睛里早就没有了光,哪里还在乎麻木不麻木。
上学的时候,我们学习这篇课文的时候,站的都是鲁迅的视角,以为自己将来也能成为鲁迅,回到家乡看到类似于闰土的人,这种感觉很好。
长大了之后,发现自己才是闰土,而人家鲁迅早就在大城市定居,根本就不会再回乡下了,这就是残酷的现实。
其实到了一定岁数,已经不在乎什么麻木不麻木了,活下去才是最重要的,好好活着,比什么都重要,至于说是闰土还是鲁迅,有谁在乎呢。
我们曾经都是明亮清澈的双眸,曾经都是敏感的神经,多愁善感的请绪,但随着岁月的侵蚀,我们的眼里,经历过太多的泪水,太多的经历,让我们的双眼不堪重负,最终都变的跟闰土一样麻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