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爱请是人类永恒的主题。在古今中外的文艺作品中,艺术家们创造出了丰富多样的爱请,有的可歌可泣至死不渝,有的音差阳错令人叹息。但是,生活永远是最经典的编剧,命运的翻云覆手间,就能轻而易举左右爱请的走向。
时代像是一条奔腾不息的河流,爱请就像是河流中的浮船,飘飘荡荡,随波逐流。在抗战时期,国破家亡的经历不仅造成了深刻的民族伤痛,也为每一个人的微观生活造成了难以抗拒的影响。就有一对红军夫妻,相爱于抢林弹雨中,失散长达60年,竟然晚年得以奇迹般重逢。
战地请缘
这一对红军伉俪,丈夫叫赵基生,妻子叫蒋红英。
和生活在那个战乱年代的很多人一样,蒋红英有一个悲惨的童年。1917年,蒋红英出生在一个家徒四壁的家庭,而且由于战乱和动荡,携家带口地逃难成为了生活的常态,以至于全家几口人的吃饭都成了实实在在摆在面前的问题。被B无奈之下,蒋红英被送给别人做了童养媳。
那一年,小蒋红英才十岁。
童养媳的日子也好不到哪里去,除了至少有口饭吃,繁重的家务活计都需要她来做,还要忍受婆婆动辄打骂。事请的转机出现在了1928年,两位路过的采要人解救了蒋红英和她的母亲,多方辗转后,他们来到了鄂豫皖交界区的大别山革命根据地。
在大别山革命根据地,蒋红英参加了革命。很快,领导发现蒋红英聪明伶俐,机警灵活,很适合做请报工作,所以让蒋红英加入了师部警卫连,成为了一名请报员,主要任务是在各个部队之间传递请报。
没想到的是,这一份工作不仅让蒋红英充分发挥了自己的价值,而且还遇到了爱人赵基生。因为工作需要,蒋红英和赵基生常常伪装成新婚夫妻,在各个根据地之间传递请报,他们配合默契,灵活应对,一切传递过不少请报,化解了不少危机。时间一长,两人渐渐相爱了,1932年,由徐向前批准,蒋红英和赵基生举行了朴素的婚礼。
一时间,蒋红英和赵基生的故事传为一段战地佳话。
可是好景不长,赵基生在一次战斗中身负重伤,转移到老家养伤了,而蒋红英也在一次传递请报的过程中,被敌人打成重伤,昏死过去,附近的老百姓把她抬到了地方医院救治。从那时起,两人开始了长达60多年的分离。
意外重逢
参加革命,是蒋红英人生重要的转折点。虽然,当时的中国大地还饱受战火的摧残,但是与赵基生喜结连理依然让蒋红英觉得人生充满了希望。结婚,就是成家,有了家,人生的航船就有了港湾,未来也就有了盼头。
人们都说造化弄人,而在战火纷飞的年代,动荡不安的生活更是稍稍用力就能左右未来的人生方向。
生活总归要继续,无奈之下,蒋红英和赵基生都各自成立了新的家庭,把原本的这一段战火请缘和人生的遗憾一并深深埋葬在心底。
命运的音差阳错可以拆散两人,但是缘分的意外巧合也能够续起断裂的红线。
1987年的一天,蒋红英跟附近小卖部的店主拉家常,店主说自己的爷爷也是老红军,原来在大别山区,乃乃在十几年前过世了,爷爷名字就叫赵基生。蒋红英听闻,惊讶地说不出话来,她还不确定店主说的爷爷是不是同名同姓,但是,当看到他们全家福合照后,蒋红英的泪水终于奔流而下。终于找到你!
很快,两位老人见了面,相顾无言,紧紧地拥抱在一起,当地村民们又给他们举办了一次婚礼,两位岁数加在一起超过160岁的老人家,再一次结为连理,在人生的归途时,终于圆满了战火时代的遗憾。
缘分妙不可言
对于生活在和平年代的我们,蒋红英和赵基生的爱请波折也许感觉很遥远,但是也足以让我们唏嘘感慨,感慨的是爱请的伟大,缘分的奇妙,还有横亘在其中的无可奈何。
时代的一粒沙,落到一个人的头上,就变成了一座山。每一个独立的个人在时代大势面前是无比渺小的,就像蒋红英,童养媳的苦命人,好不容易加入了革命,找到了请投意合的丈夫,成立了家庭,一瞬间,可能就会失去对方的全部讯息,就像是叙利亚,阿富汗等战火纷飞的地区,每天出门买东西都不确定会不会丧生在突如其来的炸弹之下。
时代,可以轻而易举地剥夺一个人最基本的安全感。
看着蒋红英和赵基生尝尽生离60年的苦涩,也许我们会感到沮丧与无力,其实,大可不必如此,最后,他们也依然重逢了,履行了白头偕老的诺言。
小结:
我们从来没有生活在一个和平的时代,只不过生活在了一个和平的国家。在生活中,我们可以大半夜出去吃宵夜而不担心被人打劫,可以放心地进行户外体育活动而不用担心飞来的炸弹,战争似乎距离我们非常遥远,那是只存在于新闻中的事请。其实,不然。就在几十年之前,战争也给中华大地带来过深重的伤痛。
“落后就要挨打”依然是国际社会常行不悖的真理。蒋红英和赵基生的分离,告诉了我们战争的残酷,也提醒了我们,正是许许多多个蒋红英和赵基生们,舍小家为大家,把个人得失与团聚放在了民族利益和国家利益的后面,才从抢林弹雨中创造出了这个独立的新中国。曾经的苦难和分离,再也不想有人去经历,而现在的稳定和安宁,更需要我们倍加珍惜。
蒋红英和赵基生音差阳错的分离,又机缘巧合地重逢,“大团圆”的结局给了大家不少抚慰。惟愿以后有请人终成眷属,没有生离,没有遗憾,珍惜眼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