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与人的差距,往往是“优越感”的多少拉开的。
什么是“优越感”?
百度百科的解释是:“显示蔑视或自负的新质或状态,是一种自我意识,一般指自以为在生理方面、心理方面以及其他方面长于别人、强于别人的心理状态。”
这段解释中,最关键的三个字,便是“自以为”。
很多时候,“优越感”只是自己给自己添加的光环,在自以为的状态下,自己一旦优越,自我感觉良好,会形成一种恶新循环。
就像前几年很火的“鬼才”庞麦郎,“鬼才”的名号,是他自己封给自己的。
因为《我的滑板鞋》火了的他,以为自己能和流量明星相媲美,一时间忘记了自己的身份,开始高估自己的身价。
加之经纪人的引导,他开始撒谎,举办全国巡演,最终让自己成为了很多人眼中的人“小丑”,随后被人们忘记。
要说庞麦郎为什么会如此?
和自身的优越感有TUO不了的关系,因为想要优越,所以开始胡编乱造自己的出身;因为想巩固自己的优越,所以创作开始求数量不求质量;因为自以为优越,所以把自己关进了自己构建的牢笼里。
《自卑与超越》中写道:“任何一种凌驾于他人之上的举止背后,都有一种亟需隐藏的自卑感存在”。
很多人正是为了隐藏自己的自卑,才让自己变得“优越感”十足,反而是那些真正成熟的、成功的人,早就戒掉了“优越感”,原因很简单。
01.
成熟的人,不需要用“优越感”证明自己
曾经看过一个纪录片,主角是赫赫有名的富豪,旁人只知道他有经商头脑,积累的财富令人羡慕。
而记者去他家才发现,他不仅仅有商业头脑,其他方面也不差,甚至得过许多奖。
记者十分惊讶地问富豪:“您不仅知道这么多,还得过这么多的大奖,怎么从来没听你提起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