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宪鸿秘》里还介绍了蝙蝠茄和香茄,前者需要梅卤,后者用到陈皮和紫苏。将茄子推上风口浪尖的,就是曹雪芹。我在朋友开的饭店里试吃过红楼名菜“茄鲞”,大厨按照凤姐儿的说词一步步来。我不免暗笑,曹家曾经阔过没错,但少爷不会去厨房卧底吧。我细嚼慢咽,假装骋怀游目,但始终没吃出惊天地、泣鬼神的感觉,而已而已。后来在高濂的《遵生八笺》看到了一款“鹌鹑茄”:“拣嫩茄切作细缕,沸汤焯过,控干。用盐、酱、花椒、莳萝、茴香、甘草、陈皮、杏仁、红豆,研细末,拌匀,晒干,蒸过收之。用时,以滚汤泡软,蘸香油炸之。”哈,曹公肯定看过八笺,一时手滑,移花接木啦!
孙机在《中国古代物质文化》一书中说茄子原产印度和泰国,最早见于晋代的《南方草木状》,北魏的《齐民要术》里记载得更加详细。文震亨在《长物志》里说:“茄子一名‘落酥’,又名‘昆仑紫瓜’。种苋其傍,同浇灌之,茄苋俱茂,新采者味绝美。蔡撙为吴兴守,斋前种白苋、紫茄,以为常膳。”还真是,前几年我在嘉善就吃过白苋梗炒紫皮茄,软烂烫鲜,素面朝天,一上桌就光盘。对,我明天炒一盘让老婆大人尝尝吴太守的常膳味道!
石涛、齐白石等大师画的茄子都是圆茄,胖乎乎才福态呀。白石山翁鲐背之年还在画茄子,不只有请趣,更有生活态度。食粥致神仙,佳蔬抵万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