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仲轩老在《逝去的武林中》转述了薛颠在《象形拳术》中说站桩的一句话:练此桩法,先要虚其心,涵养本源,以呼吸之气下贯丹田,而充实其腹,慢慢以神意运动,舒展肢体,使气血循环周身,流通百脉,脏腑清虚,筋络舒畅,骨健髓满,经炁充足,而神经敏锐,故谓之养基立本,此桩法慢练增力之妙法也。
李仲轩老又说,站桩要站到象春天的虫子在土壤里苏醒那样。春天了土里的虫子苏醒了以后会怎么样?何为慢练增力?何为慢慢以神意运动?普通人概念里增力的概念都是在筋骨肌肉上,站桩慢练却能增力?是如何的道理?这些问题不解决,似乎很难指导我们继续向更深一步探索形意拳的秘密。道理不明,如何自处?
仲轩老明示了,薛颠说的这个桩就是三体式。那么再回头看薛颠说的那句话,其实人家已经说得很清楚了。要虚心实腹,以呼吸之气下贯丹田,而充实其腹。这句话就是站桩第一步的关键。而后呢?是站到气血发动,便进入到周天运转的阶段,而方法就是慢慢以神意运动,舒展肢体,使气血循环周身,流通百脉。
效果是什么呢?脏腑清虚,筋络舒畅,骨健髓满,经炁充足,而神经敏锐。故谓之养基立本,此桩法慢练增力之妙法也。薛殿告诉后人,形意拳劲力的增长来自于站桩。尚派也说:桩功是个宝,得它才是好。看来万法源于三体式这句话是根本中的根本,要出真功夫,无论你走何种途径入门,总归跨不过三体式这一关。
你下头有多大功夫,上头就有多大功夫。腿上的功夫有了,身上的功夫也得了。其实薛颠这人并不藏私,只是有些东西他是从自己那个高度说的,在我们看来似乎太简单,比如那个慢慢以神意运动。何为神意?不就是专心一致的想吗?想想就涨功夫?其实这里头有个关键,就是运动两个字。
要以神意指挥身体慢慢运动,可你站桩是静态的,如何运动?李仲轩老说就是慢,外头看不出来而已。那到底是如何个运动法呢?李仲轩老卖个关子,薛颠也不明说,并非他们保守,而是怕早早就告诉了初学者会走偏,人想得太多了就会自己去设计,设计的不对自然会走到歪路上去。说明白点,你到了自然就知道了。
我明白了,但也不能直说。其实我也已经都说出来了,等你练到了有一天 也会明白。很多人说古德写书有保守,保守的我真见到过,但如孙禄堂和薛颠这样的真没有什么隐瞒,他们只是从提携后辈的角度不直白地说,是给你把路子铺好,让你按照他说的程序练,然后每步都留了话头给你,有一天练到了就会豁然开朗。
其实不仅三体式,浑圆桩练到了也可以如此,且这个东西和太极拳那个核心的东西也是一致的。所以我说形意拳和太极拳可以互参。一定是要把浑身的拙力去了,全身气血劲力畅通无碍,达到如婴儿般的专气致柔,便可慢慢以神明而入彀。到此境界,诸多烦恼便可淡化,逐渐生出人生无可无不可的智慧,此近道也。
那怎样站好三体式呢?现在学习孙禄堂老先生所传形意拳的,都是从三体式开始站起。但是遗憾的是,一些人对单重三体式的理解错误,使得不少人的三体式出现了偏差,由于过分的强调所谓的绝对三体式,竟然不少人追求所谓的单重,却忘记了三体式其实就是站好之后,偏于后腿吃劲,也就是说两条腿都要吃劲,但是后腿多一点,所谓的消息全凭后腿蹬。举个例子吧,我们写个人字,这个“人”字的一撇,就是后腿,一捺,就是前腿,如果我们强调什么绝对单重,全部力量都吃在后腿上,那就是卜,失去了音阳,阳动音随,两个是不能分开的,单重三体式就是在音阳中找到一个动的起点,这个点就是单重。这里贴上孙禄堂老先生的两张三体式照片,请大家注意他的头到后脚的那条直线,再对照你所站的三体式,力点是不是也是在这条直线上,只要你找对了,马上就会找到那个发而未发的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