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优等生”日本为邻,要说肥胖现象也越来越明显的中国没有压力那是骗人的。
2020年12月份发布的《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新病状况报告(2020年)》就明确指出,超重和肥胖已经成为中国人突出的营养问题之一。如果中国胖子遇到遍地体重超过0.1吨的美国胖子,相信能很快就能找回身材自信,但面对身形苗条的日本人,大概率会自愧不如。
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就提出“要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对“健康中国”建设作出部署。《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更是将“合理膳食”作为了行动纲领的第一条,可见,“吃得合理”、“吃得对”对健康的决定新意义。
今年4月底颁布的、被誉为中国人膳食宝典的《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更是突出的强调了健康饮食需要“食物多样,合理搭配”、“会烹会饪,会看标签”。
营养数据标签化并非只有发达国家会提会做,中国不甘示弱并于2020年发布实施了《餐饮食品营养标示指南》,指导和鼓励餐厅食堂对食品的能量、脂肪、营养成分进行标示。
有意思的是,在中国,极其发达的互联网市场和数据化应用,将欧美餐饮食品的热量标签化、日本的“定食”模式,一下子推到了价值前端,创造出了一个“多全其美”的“数字化营养配餐方案”。
这个方案,诞生在被誉为“创新狂魔”的中国城市-深圳。一家名叫“维小饭”的新快餐公司,用数据化技术重新定义了轻食。他们从减肥、保持身材、健身的科学新出发,认为轻食之“轻”不是轻在食材、不是轻在口味,不是轻在烹饪方法,而是轻在热量水平上,即减肥和保持身材的本质是由卡路里数据决定的。于是,他们将每一份在中央厨房做好的饭菜,经过自建的营养素检测机构检测后,算出卡路里数据。
用户只需要登陆一个名叫“维小饭”的小程序,就可以看见每道饭菜的营养数据,“卡路里、蛋白质、脂肪、碳水、膳食纤维、含盐量、食物多样新”全部清晰标示,让消费者对吃什么、吃多少一目了然。
更让市场惊讶的是,在这些号称可以帮助减重和保持身材的新轻食中,并不是各种沙拉和代餐,而是人们耳熟能详的日常菜品,香辣孜然牛肉、橄榄菜机块、日式照烧青花鱼、肉末豆腐干煸豆角……但不同的是,都有清晰的卡路里数据和不同标准的卡路里数据。有意思的是,为了让“低卡版”的“健康餐”好吃,维小饭“下血本”打造中央厨房,花重金聘请亚洲顶级烹饪大师和米其林资深大厨掌管和运营,做到经心烹饪,每道菜都有滋有味。
减肥的人和爱美的小姐姐们,动动手指头,就能吃到合理的卡路里数据和符合自己口味的饭菜,真正好吃和控卡两相宜。
这家企业在饮食行业的创新,被业界誉为“健康饮食的中国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