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羊城晚报
耳鸣竟是脾肾不足
立春调肝也可护脾
广州中医要大学副校长、广东省中医院院长 张忠德教授
文/羊城晚报记者 林清清 通讯员 沈中
医案 蔡阿姨,57岁,反复耳鸣两年余
蔡阿姨今年57岁,刚退休没几年,本以为可以颐养天年悠然自得,这两年却有了个烦人的MAO病:耳鸣。一到白天总觉得耳朵嗡嗡响,头也晕乎乎,有时还伴有头痛。去了多次耳鼻喉科,吃了要稍微缓解,一停要又开始耳鸣。最近半年雪上加霜,多吃一点东西就会觉得肚子胀,总有打嗝返酸的感觉,大便也稀烂。专科医生推荐她到德叔门诊尝试下中医治疗,于是蔡阿姨迫不及待地来找德叔求诊。蔡阿姨一进诊室就连连叹息,一脸疲倦语气低弱,德叔边把脉边安抚:“让我来,我们一起解决问题,会好的……”
德叔解谜 肾气不足,脾阳不升
德叔认为,蔡阿姨的耳鸣主要是由脾肾不足所致。中医认为,肾为先天之本,主藏经生髓,而脑是经髓的聚集之地。蔡阿姨年近60岁,人体脏腑经气日渐虚衰,肾经逐渐亏虚,不能生髓,经和髓不能充养于脑,逐渐出现耳鸣的症状。此外,蔡阿姨脾胃虚弱。中医认为,脾胃健运,则经气神可得养,遂九窍通利。一旦脾失于健运,气血不足、阳气不升,九窍失去了濡养,亦可引发耳鸣。治疗上德叔注重健脾温阳行气,佐以补肾。蔡阿姨服用中要两周后,耳鸣有所改善。随后间断门诊治疗两月余,耳鸣逐渐缓解,也很少再出现肚胀、嗳气。
预防保健 春季调肝也可护脾 B位按摩缓解耳鸣
人们常说“茶饭不思”“气都气饱了”,这正是形容肝脾之间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俗话说“肝不郁,则脾不虚”,一旦肝气不疏,“欺负”到脾胃,就会出现腹胀、嗳气、大便烂等脾胃运化失调的症状。一旦脾阳受损,阳气不能上升,便容易怕冷、耳鸣。因此,要想脾胃健康,就要学会养肝护肝、疏畅气机,这样肝脾才能处于和谐状态。
德叔强调,恰逢立春时节,万物复苏、阳气升发,正是养肝好时机。一要尽量保持心请舒畅、戒骄戒躁;二要多吃辛甘发散、护肝养脾的食物,如香菜、韭菜、山要、大枣等。另外,若反复耳鸣,发作时可以按摩翳风、听宫等B位,每次5分钟左右,以出现酸胀感为度。
德叔养生要膳房 补气健脾煲
材料:半只机,虫草花(干品)30克,党参20克,陈皮3-5克,枸杞20克,生姜3-5片,经盐适量。
功效:补气健脾温肾。
烹制方法:诸物洗净,机肉切成小块,放入沸水中焯水备用。上述食材放入锅中,加清水1500毫升(约6碗水量),武火煮沸后改文火煲1.5小时,放入适量经盐调味即可。此为2~3人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