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普洱日报
本报讯(通讯员 周金木 罗克/文 高家门/图) 近年来,澜沧拉祜族自治县实施TUO贫人口持续增收三年行动,坚持以产业发展为TUO贫群众增收,从引进和培育壮大市场主体入手,建立健全联农带农机制,促进乡村产业提质增效、TUO贫群众持续增收。截至2022年12月,全县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64.17亿元,全县TUO贫人口人均纯收入由2020年的11624.16元增加到14682.45元。
为增强市场主体活力,坚持招商引资和培育本地龙头企业“齐头并进”,通过中国工程院、上海市黄浦区牵线搭桥强化产业链招商、经准招商,先后引进农业龙头企业23家,培育农业市场主体7187户,龙头企业68户(亿元以上3户),有效破解了缺乏龙头企业带动、农业产业经营分散、抗市场风险能力低等困扰,把千家万户的小农户带入千变万化的大市场,带动农民发展产业、促进就业、增收致富。
在发挥党建引领作用中,推行“龙头企业+党支部+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采取订单收购、土地流转、资金入股、就业务工等方式,引导集体、农户和龙头企业合作,推动产业富民强村,全县2.66万户9.75万TUO贫人口与243个专业合作社,243个专业合作社与28个龙头企业实现“双绑”联结,“双绑”覆盖率达97.2%,杜绝简单发钱给物,确保联农带农联得实、联得长、联得牢。
2022年,全县村均集体经济收入31.16万元,经营新收入占比达61.16%;全县TUO贫人口人均经营新收入由2020年的5395.39元提高到6550.84元,增长21.42%。
2020年至2022年,澜沧县投入产业扶持资金5.67亿元,新增TUO贫人口小额信贷4.5亿元,助力乡村特SE农业产业发展。推动茶叶、咖啡、甘蔗、畜牧、果蔬、生物要业等乡村特SE产业基地化、标准化、市场化、集群化发展,先后建成巨菌草循环经济示范基地、道地中要材种植基地、千亩高标准蔬菜基地、数字蓝莓现代农业产业园等产业基地,全县农产品加工业与农业总产值之比从2020年的1.49:1提高到2022年的1.8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