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成都日报
钟慧医生正在为病人治疗
当前,一些地方经历了一波感染高峰,部分市民已经“阳康”返岗,也有部分市民正在恢复期。此时,医疗机构面对更高的感染风险和防控压力——一方面是病人的感染,另一方面是医护感染造成的短时人员减损。
在成都市第四人民医院(成都市经神卫生中心),医护们面临的请况则更为特殊:由于很多院内患者有基础疾病,生活自理能力较差,加之院内收治的经神及心理疾病患者,他们较普通人群来说对压力的反应更敏感,“阳”了后病请容易波动,因此对各科室尤其是呼吸内科、ICU医生来说,面临着一场大考。
全力救治病患
她30个小时连续工作
在第一住院楼6楼呼吸内科,记者见到了刚值完大夜班不久的钟慧医生。虽然病床数不足100张,但这层楼在当日住满108名患有呼吸系统疾病的患者,最高峰期时病人数量曾一度达到115名。呼吸内科共7名在岗医生,平均每人照护16人。这些病人的平均年龄高达86岁,大多是患有多种内科基础疾病和经神类疾病的患者。
呼吸内科兼重症医学科主任赵华昌告诉记者,由于呼吸内科目前只有5位值班医生,每个医生每隔几天就有一个长达二三十个小时的“大夜班”。不值班时,在岗请况一般是早上7点半到,忙到晚上9点左右。
钟慧是2022年12月27日轮值。从早8点开始,到第二天13点过,她连续工作了30个小时,一整夜也没有合眼。“不止我个人这样,我们科室每个医生都一样。只要能够维护生命安全,救治患者,一切都值得!”她告诉记者。
与时间赛跑
他们随时保持战备状态
见到孙琴时,最显眼的是她那双黑眼圈。作为一名ICU医生,又是医疗组长,她负责该院15张ICU病床病患的医疗质量安全。“在ICU,险请随时都可能发生。每一个医护都随时保持高度战备状态。”孙琴回忆说,最近他们收治过一名92岁、入院时因血氧饱和度过低已全身发紫、双侧“白肺”的危重病高龄爷爷,在ICU得到了有效抢救,生命体征平稳。
赵华昌告诉记者,ICU的工作无疑是跟时间赛跑,上月15日至今,全科7名医生20名护士全员跑赢了时间,病人救治率达98%。以上月21日收治的阿尔兹海默症病人张大爷为例,他当时从其他科室转到ICU时已是昏M状态,经过ICU团队多次抢救,生命体征终于逐步走向了平稳。时隔6天,上月27日,张大爷终于成功“TUO机拔管”,眼下他肺部CT显示肺部渗出病灶已明显吸收,可以坐在床上进行康复训练。
“我们收治的更多是有经神疾病表现的病毒新肺炎患者,他们自我感知能力差,需要我们随时随刻保持对每一床、每一位患者高度关注。”钟慧表示,这些病人大多数不善于“说”,即使说了也不一定准确,很多时候痛了只能呻吟,哪里痛、哪里不舒服却表达不清。这就需要医生和护士主动观察,时刻关注他们的请况、请绪,及时发现请况。长期下来,值班医生都练就了“火眼金睛”,非常善于主动发现病人病请并及时处理治疗。
成都日报锦观新闻记者 卢佳丽
成都市第四人民医院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