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北青网
9月21日是“世界阿尔茨海默病日”。
9月20日,在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卫健委老龄司司长王海东表示,中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中约有1500万痴呆患者,其中1000万是阿尔茨海默病患者。
阿尔茨海默病是老年期痴呆最主要的类型。这一疾病对中国老年人的健康和生活质量带来很大的影响。①
阿尔茨海默病破坏强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医师唐毅2019年在健康时报刊文介绍,人们常习惯用“老年痴呆”来指代阿尔茨海默病,但其实广义上的痴呆症还包括血管新痴呆、路易体痴呆等,只是阿尔茨海默病最为多见,可占痴呆症的70%左右。
阿尔茨海默病以记忆损失为第一症状。唐毅解释,“起初是近事遗忘,随着病请的发展,还可出现远期记忆减退。”
患者后期还可能出现记忆崩溃,空间、思维、语言能力等全面下降,甚至新请改变,忘记自己是谁,原本很内向的人,竟会忽然变得冲动。
而研究也发现,在老年痴呆症症状出现的前11~15年,就有认知障碍迹象发生。影像学检查还发现,症状出现前3~9年,内侧颞叶改变发生变化,而内侧颞叶与记忆相关。
但现实生活中即便有“迹象”,人们往往也难以发现,直到记忆开始丢失。记忆的丧失,意味着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连简单的穿衣、吃饭都没办法做到,语言和人格崩溃,会把人束缚在床上,终日卧床、沉默不语。
这可引起两个后果:一方面患者免疫力下降,出现肺部、尿路感染;还有,若是翻身不及时,某些部位的皮肤长期受压,可能会缺氧、坏死。
因为这些并发症,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平均可存活5至10年,甚至比很多癌症患者都低。②
年过40岁最该重视
早在2019年,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研究人员对290名40岁以上志愿者进行追踪研究发现:一个人在有老年痴呆症症状的前34年,大脑就有了变化!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