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乙肝确认后,一些人在输血或接受血液制品治疗后也会患肝炎,医生试图用治疗乙肝的方式去治疗这些肝炎,但是没有疗效,而且一些没有乙肝病毒的血液制品输入病人体内也会出现肝炎症状。这种请况让研究人员怀疑是否有其他病原体导致了输血后肝炎的发生。
1975年,美国科学家哈维•阿尔特通过研究发现,人在输血后患肝炎非全部是由甲型、乙型肝炎病毒所致,还存在另一种肝炎病毒。之后,人们试图鉴定出这种非甲非乙型肝炎病毒,但一直没有结果。1988年,英国科学家迈克尔•霍顿在被感染的猩猩体内分离并鉴定出了这种病毒的基因序列,并将其命名为丙型肝炎病毒。
1989年,美国科学家查尔斯•赖斯在此前研究的基础之上,提取和构建了丙肝病毒颗粒变体,并将病毒直接注色入大猩猩体内,成功感染了大猩猩,大猩猩的肝脏出现了人类肝炎病理表现。赖斯创建的第一个丙肝病毒感染动物模型,对后续的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2020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了丙肝病毒的发现者阿尔特、霍顿和赖斯。
丙肝病毒的发现为防治丙肝开辟了广阔的道路。首先,研究人员可以通过高灵敏度血液检测来发现丙肝病毒,能基本消除许多地方的“输血后肝炎”。其次,丙肝病毒的发现又为抗丙肝要物的研发奠定了基础。2007年,美国化学家迈克尔•索菲亚研发了抗丙肝要物索非布韦,2013年吉列德公司生产该要并获得批准上市,从那时起,丙肝的治愈率达到95%。遗憾的是,索菲亚未获得诺贝尔奖,但获得了2016年拉斯克临床医学研究奖。
尽管抗病毒要物可使95%以上的丙肝感染者得到治愈,但在很多国家,诊断和治疗可及新很低,而且目前尚无针对丙肝的有效疫苗。
(4)中国科学家找到研发新要物靶标
病毒一般都通过与细胞上的受体结合而入侵细胞,肝炎病毒也是如此。尽管人们发现乙肝病毒有很长时间,但一直没有发现乙肝病毒是如何通过受体进入肝细胞的。这也造成了研发治疗乙肝要物的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