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长春日报
酱飘十里香
□ 王 爽
人们常说,“东辣西酸,南甜北咸。”过去,在东北老家,家家户户的菜园子门里向阳靠边的地方,都有一个不大不小的酱缸。东北人嗜酱如命,一日三餐不可或缺,就像川渝人对辣椒、山西人对老醋一样,有一种特殊的请感。如果餐桌上没有大酱,就会让人觉得这顿饭少了滋味。
大酱制作的过程依次是选料、烀豆、杵酱、摔酱、存储、晒酱、下酱、打酱缸等,这每一道程序都有一定的讲究。
每年进入农历二月,各家按人均2.5公斤计算,经选上好的黄豆做酱料。将黄豆淘洗浸泡后放入大锅,加水煮到黄中偷红,带有黏新,便用榔头状的木制豆杵子,在锅里趁热将大豆杵碎成黏稠的糊糊,也有用饭勺子杵或用菜刀剁的,直到上世纪末出现了绞馅机,才告别了杵和剁。把黏糊状的黄豆泥在桌子上摔成一块块四方坨子,放在音凉通风处晾三至五日。待外面干燥后用牛皮纸包好,存放在房梁上,慢慢发酵到里面都长白MAO了才好。
下酱的日子,只能选三个日子里的某一天,即农历四月初八、十八或二十八,取“八”为“发”的意思,以期大酱在酱缸里能顺利地发酵。下酱这天早上,把酱块子从房梁上取下,用清水洗刷干净表面,掰成一小块一小块的,在太阳下晒,以此消毒杀菌。傍晚就可以下酱了,豆与盐一般以三比一的比例,把大粒盐用开水化成盐水。酱缸用开水刷洗干净固定后,把酱耙子洗干净放到缸里,之后倒入酱块子,再把调好的盐水倒进缸里。
酱耙子要用没有异味的杨木或椴木制作,底端固定一个边长10厘米左右的正方形木板,形状如掏灰耙,用“卯与榫”的连接方式固定,不能用铁钉,因为铁钉子在酱里浸泡容易腐蚀生锈。缸口用豆腐布盖着,边角系上螺丝母一类的东西坠着。酱缸上边扣个秫秸编的圆锥形酱帽子,也叫酱斗篷,可以防止雨水或夜里的露水进入酱缸。
下酱之后,三天之内不动酱缸,为的是让酱块在缸里吸收盐分,并慢慢溶解。三天之后拿开酱帽子,用酱耙在酱缸里按一定的方向搅动,让酱块充分地溶解变碎。同时用勺子把漂浮在上面的杂质和沫子撇出来。
过一周左右,缸里的酱就开始发酵了。这时再打开酱缸,会飘出阵阵酱香。打酱缸,撇酱沫,这活儿每日一次,每次都要打几百下,目的是把酱豆逐渐搅碎,促进发酵。这样坚持一个月,大酱就可以吃了。
大酱的吃法,可谓丰富多彩。可以当蘸料蘸着吃,可以做成不同材料的酱,可以做主要调料与别的菜组合在一起,可以用来拌菜,可以腌制各种咸菜等。
在老家,每逢饭时,若穿行于村落,炸酱的香味儿不时飘来,不绝如缕,一下子就把食衣引有出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