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中国旅游报
青岛市城阳区“上马周氏花饽饽”新年花馍出炉 工坊 供图
□ 本报记者 肖相波
“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山东青岛素有过年蒸花馍的习俗,寓意着来年发大财、日子过得蒸蒸日上。每逢春节临近,青岛几家花馍店都开始赶制花馍,作为青岛年货,供应节日市场。香喷喷、热腾腾的花馍从蒸箱中端出,馒头的香气扑面而来,让年味儿都变得更浓了。
城阳区“流亭磨坊大馒头”是一家有着上百年历史的老店。2018年,流亭大馒头入选青岛市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新项目名录扩展项目名录。传承人唐彩玲用祖辈传下来的老底引子、成型、发酵等传统技艺,将普通百姓日日食用的普通大馒头发展为集食用、观赏于一体的面塑艺术品。比如用于新人嘉礼、小孩百岁、开海祭祀等所需的花饽饽,以及包括卷子、面鱼、元宝、光头馒头等在内的传统花饽饽。
家住城阳区的纪彩霞说:“每年春节,我们都会买流亭大馒头,一个是老人、孩子都喜欢吃,一个是他们家的花馍样式漂亮、寓意好,老辈人都非常喜欢。”
“今年的订单量特别大,预订花馍的人很多,较去年同期销售额提升了15%。我希望流亭磨坊大馒头能在面食设备、传承人培训、传统面食与西式结合三个方面继续升级创新,为食客带来更多美味。”流亭磨坊大馒头负责人胡孝初说。
已经有300多年历史的“上马周氏花饽饽”是城阳区另一个颇有特SE的面塑类非遗项目。产品包括生肖面塑、庆生面塑、伴手礼面塑等多个类别,其中,以龙凤为题材的婚庆面塑产品,最受消费者的欢迎。
近年来,在当地政府、城阳区文化和旅游部门的支持下,“上马周氏花饽饽”从一个小手工作坊发展成一个占地600余平方米、产值突破200万的市级非遗工坊。如今,“上马周氏花饽饽”的产品甚至远销日本、澳大利亚、英国及东南亚地区。今年春节前,“上马周氏花饽饽”就已经销售了2300多件新年礼盒,盒内桃子、石榴、元宝、福袋、福鱼……各式各样的花饽饽惟妙惟肖。
周春云是“上马周氏花饽饽”第六代传承人,她说:“我16岁开始跟随母亲和乃乃学习制作花饽饽。做花饽饽这么多年,我觉得自己有责任和义务去传承和保护这项传统技艺。”周春云介绍,花饽饽既能吃,也可以当作艺术品收藏观赏。“曾经有一对日本夫妇经朋友推荐来我们工坊定制了十二生肖样式的面塑。他们说要把这些花饽饽带回国收藏起来。”
“美联升花饽饽”是一家占地2000余平方米、员工100余人、年产值近4000万元的企业,拥有青岛老字号、市级非遗工坊等多个荣誉称号。“美联升花饽饽”负责人陈志正介绍:“今年春节,我们既推出了年兽兔、福袋兔等创新花饽饽,也有传统面点银丝卷、百合卷、千层饼、枣馒头等。近年来,政府十分支持我们的发展,带我们参加各类非遗展会、非遗活动,加强对花饽饽的宣传。在非遗展会上,民众可以看到花饽饽的制作过程,也可以参与学习制作花饽饽。”
一到崂山区王哥庄何家社区的大馒头一条街,就能闻到一股馒头的香味。各种形状与种类的大馒头新鲜出炉,吸引不少游客慕名而来。
2015年,以王哥庄街道面塑为代表的崂山面塑入选青岛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新项目名录。如今,王哥庄的“能工巧匠们”与时俱进,经雕细琢做出了更多花样馒头。近几年,王哥庄街道还组织馒头企业参加市级直播带货活动,鼓励指导企业拓宽电商销售渠道,在青岛极地海洋世界酒吧街开设“崂山王哥庄”特产展馆,吸引更多市民游客到王哥庄购买大馒头,为大馒头产业聚人气。
王哥庄鼎盛香负责人何安强介绍:“今年,我们推出了多种新年主题喜庆馒头,如福袋、金元宝、福兔、锦鲤鱼、醒狮兔、燕子、老虎、花开富贵等。我们还设计推出了‘大吉大利经品礼盒’‘大展宏图经品礼盒’等,都卖得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