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亳州晚报
强化科技支撑 守护粮食安全
住亳省人大代表为乡村振兴鼓与呼
本报讯 省政府工作报告中的“两强一增”“长三角绿SE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加快建设农业强省”等关键词,在出席省十四届人大一次会议的我市省人大代表中引起热议,代表们认为,要强化科技支撑,守护粮食安全,推动乡村振兴。
“多种粮、种好粮。种粮有钱赚,农业有前景。”省人大代表孙琪旺是一名“90后”,也是我市的种粮大户,在涡阳县陈大镇孙老家村经营着700多亩土地的家庭农场,种植小麦、大豆等农作物。他告诉记者:“去年粮食大丰收,种粮赚到了钱。小麦平均亩产1300斤,粮价也可观,实现了丰产增收。”
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加快十大绿SE食品产业全产业链发展,高标准建设长三角绿SE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孙琪旺建议要进一步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想方设法稳住耕地面积,同步提升农田道路硬化和农业科技水平,着力提高粮食单产;继续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对高标准农田配套设施要及时维护和修缮,不断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确保粮食安全。
同样是“90后”的省人大代表焦瑞,是一名科技特派员,也是一名农机合作社负责人。省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深化一产“两强一增”,大力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焦瑞说,现在的无人机飞防作业一天可以作业1000多亩,在以前远远达不到这个工作效率,这使他深刻感受到科技创新在今后农业发展的重要新和必要新。
焦瑞建议,要大力支持智慧化、无人化、少人化农机的研发使用和推广,从而实现科技兴农、机械强农,增加农民收入的目标,要进一步带动更多农民共同致富,加快乡村振兴步伐。
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加快建设农业强省,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省人大代表隋金花是一名村干部,她认为,要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打造一支强大的乡村振兴人才队伍,但当前农业领域普遍存在劳动力和农技人员短缺等短板,严重制约了乡村产业的发展。
隋金花建议,要充分挖掘和培育现有人才,完善招才引智的工作机制,筑巢引凤、吸纳人才,用政策和待遇留住人才,为亳州的农业农村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本报特派记者 武景 陈显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