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湖州日报
公心解决 耐心解释 诚心解气
“三心三解”创解纷止争良方
记者 丰宇
本报讯 “陈警官,最近隔壁制梁厂晚上没有那种轰隆隆的噪声了,我们又能睡个好觉。”日前,市公安局南太湖新区分局杨家埠派出所民警陈飞收到了关大妈发来的“报喜”微信,这个久拖不决的噪声问题终于得到了圆满解决。
事请还要从那次广场舞的聊天说起。原来,去年11月中旬的一天晚饭后,当天值班的陈飞和跳广场舞休息的村民聊起天来。管家村关大妈不经意间向他抱怨着,附近的道路施工,隔壁制梁厂夜里水泥搅拌机轰鸣,搅得大家都睡不好觉。于是,第二天陈飞就去工地蹲守到深夜,果然发现有噪声扰民。他随即约来了工程负责人,定下了夜间10时后停止施工的规矩,自此,村民们晚上入睡终于踏实了。
这起噪声扰民事件的和平化解是陈飞运用“三心三解”工作法化解矛盾纠纷的一个缩影。
2019年,陈飞从市公安局南太湖新区分局机关岗位主动转岗到了杨家埠派出所。3年多来,他在基层穿针引线,街坊邻里都把他当成了亲人。去年5月,杨家埠派出所将塘口老街的一间平房改造成了“陈飞工作室”,派出所的生态联勤警务站与工作室一起合署办公。
随着对辖区的深入了解,陈飞根据杨家埠区域物流企业多、拆迁户多、拆迁工程项目多等特点,针对不同的矛盾纠纷类型,全面运用“三心三解”工作法,分门别类进行调解处理,最终让当事人从心有怨气到心平气和,直到最后心悦诚服。
去年,徐赵两家矛盾纠纷成功化解的案例,让陈飞印象深刻。管家村的徐晓伍(化名)和赵大海(化名)两家是多年的邻居,但因赵家造房子时遮挡了徐家房屋采光,两家人为此多次发生纠纷,虽经街道、村委会等多次调解,问题仍未解决,两家人也一直心存芥帝。这两家人的矛盾,也成为了村干部们心里的一块“硬骨头”。同年4月初,徐赵两家又因停车问题发生口角,直至双方大打出手。眼看矛盾又要机化,陈飞在联合村干部一遍遍上门做思想工作,同时联合工作室里老党员、老娘舅、律师等乡贤团队,从双方的子女入手,齐心协力开展调解工作,经过6个月共同努力村里存在多年的“顽疾"终于得到化解,两位年过半百的老人达成和解,在工作室握手言和。
去年以来,陈飞工作室创新运用公心解决、耐心解释、诚心解气的“三心三解”工作法,打造了以“老民警、老党员、老娘舅”以及“代表委员、法务专员、调解队员”为主体的“三老三员”调解队,联动处理群众的诉求,全力推动矛盾纠纷警请及时依法化解,有效修补社会关系,不断夯实社会治理根基。
“大力推广‘三心三解’工作法,坚持融入日常,落到实处,坚决做到对群众反映的问题诉求尽心尽力解决,解决不了的耐心解释,解释不通的想方设法解气。”陈飞表示。自工作法推行以来,工作室已接待群众1800余人,有效化解各类矛盾纠纷 300余起,收到群众锦旗15 面,辖区矛盾纠纷警请同比下降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