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解决种质资源问题,何建国表示,需要建立种质资源库,开发分子育种技术。而当前我国的种质资源遗传数据库,已经基本能满足需求。
至于良种问题,他认为,国内自主培育的良种逐步得到国内养殖者认可,年生产种苗超过1250亿尾,打破了对国外的依赖。之所以还要大量引进,是因为不管是从商业化还是区域新上,国内的育种产业还存在局限新。
而在饲料上,他表示,虽然突破了0鱼粉人工配合饲料技术,蛋白沉积率从25%提升至45%,但对鱼粉和豆粕的依赖依然存在,年进口111.3万吨的鱼粉中,虾料就用了33万吨左右。但未来,虾料蛋白沉积率还有提升空间。“现在实验室的数据可以做到48%,理论上可以达到60%。”
除了以上三大“卡脖子”问题,何建国对对虾种业的病害防控技术、养殖尾水处理技术等“瓶颈”技术也提出了自己的意见。对病害防控技术,他认为,一是要建立病因学,完善病因鉴定系统,例如全自动核酸检测仪配套的水产病原检测技术;其次是要加强检测技术,建立SPF虾苗生产技术体系;三是建立流行病学与生态学交叉的生物防控技术体系;四是建立对虾细胞病生态防控技术体系,例如确定病因“微生态科赫法则”的新概念。
对尾水排放,何建国表示,当前养殖尾水是较头痛的事请,尤其是以小棚虾为代表的养殖模式。对此,他提出了异位湿地法和原位湿地法的良种养殖尾水生态处理技术。
何建国认为,未来产业高质量发展需要达到3个要求:一是养殖模式转型升级,二是产品加工及高值化利用,三是质量安全。对国内对虾种业的未来,他也提出了3点展望:一是提高饲料利用率,目标是减少30万吨鱼粉进口;二是提高对虾生长速度,这需要自动化养殖设施和管理技术、育种水平等来协同作战;三是抗病耐胁迫苗种的研发。
“目前年生产的5000亿尾小苗,按照每千克70尾计算,实际商品化的虾约为1150亿尾,按照70%的成活率计算,需求约为1650亿尾,也就是说,生产过程中,病害和环境胁迫损失了约77%的虾苗。未来,通过品种改良,如果能把虾苗抗新提高30%,解决一些疫病,提升良种率,未来国内的虾苗需求可能会降至3500亿尾。”何建国说道。
(王佳仪)
《中国食品报》(2023年01月10日06版)
(责编:王佳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