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骼是支撑人体的重要部分,有着很高的强度、硬度和抗压能力,但它却并非一直都会如此“坚强”。随着人体的老化或是因为其他原因,它的强度和硬度都会逐步下降,导致患者出现腰背疼痛、驼背、易骨折等的症状,这也就是骨质疏松症。作为一种骨科常见疾病,骨质疏松有着庞大的患者群体,然而不少患者却未能正确认识这一疾病,为此,家庭医生在线采访了广东省人民医院脊柱外科肖丹教授,让他为我们科普骨质疏松的正确常识。
骨质疏松可发生在任何年龄两大人群尤需提高警惕
据肖丹教授介绍,骨质疏松的高发人群主要有两个,分别是绝经后的妇女和老人。此外,骨质疏松也可继发于其他疾病,如内分泌新疾病、机素要物、营养不良等都可导致骨质疏松的出现。因此,骨质疏松并非“老人病”,但中老年人特别是中老年女新尤其需要注意预防。
“我们可以把人体的骨量看做是一个水池。”肖丹教授打了个比方,“水不断流入流出,人体骨量也在不断活动变化之中,正常人的骨量是处于相对平衡状态的。当由于各种原因导致人体成骨细胞活力不足,而破骨细胞又过于活跃,池水流出就会大于流入,人的骨量不断流失,也就会出现骨质疏松。”
骨质疏松出现后,会使得原本强健的骨骼变得脆弱,早期或许没有明显的症状,患者仅觉得腰背疼痛或是关节等部位酸痛,随着骨量的进一步流失,患者可能会因为跌倒甚至简单的打个喷嚏而导致骨折。
因此,肖丹教授建议,绝经后妇女、老年人、肝肾功能不全患者、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患者、糖皮质机素使用患者以及一些代谢疾病和胃肠吸收功能障碍患者等骨质疏松的高危群体,应尽早进行骨代谢和骨密度等的相关检查,以便对骨质疏松进行早诊早治。
得了骨质疏松怎么办?正确补钙及要物干预必不可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