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霍乱在中国同样为害甚众。
历史上的几次霍乱大流行都曾波及到中国,其中尤以第六次大流行的影响严重。当时中国是清末民初年间,多地先后爆发疫请,以至于民间习惯用英语 Cholera 音译来的名字「虎烈拉」来称呼霍乱。虎烈拉三个字很直观地体现出了霍乱致命、发病迅疾、严重腹泻的特点。
今天,霍乱可防可治
回顾霍乱的历史,我们不光能看到人类在疾病面前的脆弱,更多的是努力抗争。
从霍乱流行那一天起,人类就在想办法找到原因对抗疾病。英国人约翰·斯诺在 1854 年的轮敦第一次注意到霍乱发病的地区分布,大胆推测疾病跟污染的水源有关。在关闭了一处被污染的水井后,轮敦的疫请大大缓解。
斯诺这些研究让人类预防霍乱有了可能,也开创了现代流行病学的先河。
1866 年绘制的纪念斯诺发现的画作:死神的要房
图片来源:费城美术馆
19 世纪末,意大利医生菲利普·帕齐尼和德国科学家罗伯特·科赫在斯诺发现的基础上,又先后通过尸体解剖发现并提纯了霍乱弧菌。俄罗斯科学家哈夫克伊纳研发出人用霍乱疫苗并且大规模临床应用。再到 20 世纪,孟加拉国医生海门德拉·纳特·查特吉研究出了口服补液盐配置方式彻底解决了霍乱TUO水问题。
一代代科学家的努力让霍乱逐渐被关进了笼子里。今天我们懂得了如何通过清洁水源、加强手卫生预防霍乱,有针对细菌的有效疫苗和抗菌治疗方式,发病后也有成熟的补液治疗避免TUO水致死。霍乱虽然仍有流行,但在多数国家已经不是致命疾病。
根据 WHO 的统计,2020 年全球一共通报了 32 万例霍乱。其中绝大多数都在战乱的国家也门,剩下的主要集中在非洲。世界其他国家报道最多只有几百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