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有这样一座山,它地处赣、闽两省边陲,山深林密,自唐末以后,这里一直是农民起义的重要据点。如唐末黄巢农民起义、明景泰年间(1450--1456年)福建邓茂七为首的农民起义等,都曾在这里据险与官军周旋,因而被历代封建朝廷明令封禁,故铜钹山有"封禁山"之称。
这座山名叫铜钹山,位于江西、福建交界处。
关于铜钹山山名的来源是众说纷纭、没有定论,但主要有以下两种说法。
据福建乡民们传说,古时在山上拓基建庵时,曾得铜钵一只,故名铜钵山;
江西民众则认为,此山形如铜钹而得名。
当年黄巢起义时,曾将铜钹山作为自己的根据地,让手下军队在此休养生息。而他之所以如此看重铜钹山,主要有两个原因。
第一个原因是地理位置敏感。因为唐朝时期藩镇割据的请况非常严重,各地官员拥兵自重,完全不理会朝廷的命令,互相之间更是不可能联手剿匪,所以在此地驻扎,可以防止官军前来围剿。
第二个原因是铜钹山海拔颇高,并且山中丛林茂密,可以藏匿数万大军。不仅能够作为一个完美的根据地,并且地势复杂,山中荒无人烟,只有长久驻扎于此的起义军才能熟知此间地形,如果不了解地形的官兵贸然闯入,只有被动挨打的份,更不用提剿灭叛军了。
所以当有起义军占据此山之后,朝廷决定对铜钹山往往采用围而不攻的策略,B得山上的起义军不得不突围而走,但这让附近村落的百姓遭了殃,于是他们纷纷搬离此处,使得铜钹山周围更加荒凉。鉴于以往的教训,皇帝不得不颁布圣旨,命令将铜钹山封山,擅入此山者,斩立决。
在之后的近千年之间,铜钹山一直被朝廷所封禁,并且历朝历代都派出了重兵在其周围把守,乾隆年间甚至还专门立了一块封禁碑,直到清朝灭亡之后,才解除了对于铜钹山的封禁。
不过铜钹山虽然被封禁达千年之久,但这反而让它免受战乱和人为干扰,成为了一处风光秀丽的人间仙境。据统计,目前山中保留了45万亩原始森林,被国家列为一级保护树种的红豆杉更是在其中自由生长。
1949年后,这里被开发成为了旅游景区,铜钹山一举成为了全国丹霞面积最大的森林公园,并在2002年被评为国家森林公园。
历史上的铜钹山因为受到历朝历代起义军的牵连,被朝廷封禁了千年之久,但正是这段曲折的经历,才让它在无意间成为了一个自然发展的世外仙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