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年7月7日,卢沟桥的日本驻军在未通知中国地方当局的请况下,径自在中国驻军阵地附近举行所谓军事演习,并诡称有一名日军士兵失踪,要求进入北平西南的宛平县城(今卢沟桥镇)搜查,被中国驻军严词拒绝,日军随即向宛平城和卢沟桥发动进攻。(资料来源于百度百科)
图片来源于网络,英勇的士兵在卢沟桥上奋勇抗敌同时这也标志着中华全民族全面开始抗日战争。
当年,在国家民族存亡之际,中华各族儿女共赴国难,其中参军的绝大部分为中青年群体。有千千万万的青年,7月7日这一天,决心共赴一场改变一生际遇的壮烈选择。时至今日,77事变已经过去了85年。如今已是满头白发的他们回想起那段经历,依旧历历在目……
(1)“八年抗战 ,头一抢头一炮就是我听见的”
“ ‘八年抗战 ’,头一抢头一炮就是我听见的。这抢声一响,就‘八年’都没消停过了。”老兵王炳秋说。
云南抗战老兵 王炳秋1937年正月的一个白天,北平。
14岁的王炳秋吃完饭在四合院里正溜达,突然看见有两个太阳挂在东边与西边的天空中,一个明亮晴朗,一个却浑浊音暗,少年一时不解,便跑去问懂行的邻居。邻居望着天空,直摇头说:“要动刀兵。”
果然,1937年7月7日凌晨1点,熟睡中的王炳秋突然被抢响惊醒,但此时的他并不知道外面所发生的战争,将改变中国的局势,也改变他的一生。
这天后,他再不能回教会学校读书,同母亲背井离乡,一路辗转南下、西行,途径浙江、江西、湖南、广西、贵州等地,过人的语言天赋加上少年时期的特殊经历,会说天津话、上海话、云南话等多地方言和学得一口流利英语的王炳秋,后来参军入伍,在第五军司令部任盟军译员。
云南抗战老兵 王炳秋(2)“作为中国人,谁能忍得下这口气”
1937年7月7日,抗战全面爆发,17岁的张聪和几个同学决定弃笔从戎。“作为中国人,谁能忍得下这口气,我和几个同学按捺不住,要去当兵,谁都不想当亡国奴。”他只是觉得对不住父亲。
张聪的父亲是一位小学老师,为人本分,曾劝儿子不要当兵,“忠孝不能两全。”张聪还是离开了家。直到出门那天,没再找儿子谈话的父亲才轻轻说了一句,“你走了,我怎么办?”
讲到这里,期颐老人张聪眼泪夺眶而出。他心里非常清楚地明白,与父亲一别,可能将会永远都不能见面。但是他咬着牙,大步往前走,他更清楚国家危亡,匹夫有责。
抗战老兵 张聪(3)亲历卢沟桥事变的他——“既然死神带不走我,那我就不放过他们”
1936年,18岁的于兴正熬过饥荒,在山西晋中参军,进入第33军第71师第214旅。
1937年7月,卢沟桥事变爆发,于兴正所在部队接到命令,将通往山西的桥梁炸毁,迟滞日军进攻。
在平型关战役阻击日军的过程中,他参与三天三夜的机战,“我们人数比日军多,白天他们有飞机,晚上我们再把阵地夺回来”,于老回忆说:“武器太差,基本没有重武器,我们主要用手榴弹和日军干,步抢也是杂七杂八的型号。”于老的右手臂、后背就是在这场战役中被弹片打伤的。
忻口战役,极为凶险的二十一天,他痛苦地记得,一连的180多个人,除了一个送饭的伙夫和一名通信兵,全部牺牲,他所在的五连最后也只剩下三四十号人,而他自己负了重伤:
子弹从于老的右颚色入、左颚色出,气道被穿破。
2020年拍摄时的于兴正老兵71师作为机动部队常年活动在大宁、方山、石楼晋西北一带,于老休养了大半年,伤好后,又选择回到部队,与出生入死的战友并肩作战,“我受伤前,全团把剩下的人拼凑了一个半营,勉强支撑,番号在,可人都没了,都没了……”
亲历卢沟桥事变,老人带着满身创痕,坚持参与抗战八年,彼时拼死守护和平的他,一晃眼,竟是85年前的少年模样。
如今104岁的于兴正老兵,每当有志愿者上门慰问探访时,总会不厌其烦地与大家分享自己“仅存”的记忆,那一段珍贵的抗战经历记忆。
今年2月,志愿者上门慰问如今104岁的于兴正老兵那么八十多年前的那群少年,如今他们过得如何呢?
根据基金会在册抗战老兵(接受过基金会致敬帮扶的老兵)健在人数统计,如今健在的抗战老兵仅剩余2800余人(截止至2022年5月31日),而且抗战老兵人数日渐减少。平均年龄已经高达95岁,更有不少百岁老人还健在。
从2008年至2021年,“老兵回家”公益活动走过了13个年头,基金会在各地政府、民间组织、爱心人士的大力帮助之下,共计寻访到11980名抗战老兵,为Ta们提供全方面的关怀服务:每个月为抗战老兵发工资——为他们提供季度致敬礼金;为年迈的他们提供雇请保姆、入住养老院的必要生活帮扶;为抗战老兵提供医疗救助服务;为暮年英雄提供实现老兵心愿服务等。
(1)为老兵夫妇拍摄婚纱照,圆他们年轻时的一个梦
四川抗战老兵吴绍光夫妇 广西抗战老兵陶盛万夫妇(2)为孤寡老兵雇请保姆,让英雄晚年老有所依
湖北抗战老兵 王辉文与保姆王大哥王辉文爷爷也是一个非常“挑剔”的老兵,保姆只认准李大哥以及他的爱人。原本上一年老人可以被安排搬去其他更好的住所,但是老人为了不离开李大哥,就不愿意搬走。李大哥和他的爱人也因为要照顾王老,即使退休了,也不会离开襄阳,生怕老人出什么问题。李大哥的爱人每天都会做好饭菜,骑单车十多分钟为王老送去饭菜,或者有时候会将老人接到家里用餐。
虽然王辉文老兵并不是李大哥的亲生父亲,但是他却得到了李大哥和爱人无微不至的照顾。王老也对我们说,幸好有他们两个,不然啊,我也活不了那么长……
(3)为抗战老兵庆祝生日
山西抗战老兵夫妇 杨俊明、甘玉枝2021年9月29日是杨俊明老兵的生日,10月6日是甘玉枝老兵的生日,他们作为抗战夫妻,山西省信林公益基金会志愿者带着老兵回家公益以及社会爱心人士的祝福,于9月29日前去一起为他们祝寿。
(4)为抗战老兵改善居住环境
陕西李金海老兵居住环境前后对比在去年11月,老兵回家公益联合陕西抗战老兵营为抗战老兵李金海爷爷进行居住环境改善,为老人提供更加温暖的住所。
历史的钟声再次敲响,提醒着我们更加需要铭记历史,勿忘国耻!
愿已是满头银发的少年们,在我们的致敬关怀下,安享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