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关注“方志四川”!
铁面御史赵抃
浅 夏
专记北宋诗坛掌故的《石林诗话》记载:“赵清献公以清德服一世,平生蓄雷氏琴一张,鹤与白龟各一,所向与之俱。”这里的赵清献公正是北宋名臣赵抃。寥寥数笔,琴鹤相随,赵抃耿介清高、卓尔不群的形象呼之衣出。赵抃入蜀,经过湔江留下一句“吾志如此江清白,虽万类混淆其中,不少浊也”的誓言,此后这段湔江被命名为“清白江”,成都市青白江区又因清白江而得名。这是赵抃最为蜀人熟知的故事。
赵抃画像
与“包青天”齐名的“赵铁面”
在《宋史》中,赵抃与包拯同传,是中国清官的典型代表。中国戏剧中的“包公”形象,据考证是以他们两位为原型塑造的。
二人曾同在御史台任职,赵抃为殿中御史,管宫禁之狱,即类似首都各部委机关干部违法乱纪的案件;包拯任御史丞,分巡朝外四方之狱,即地方官员违法乱纪的案件。因两人工作中都不避权贵,赵抃因“铁面”得称为“赵铁面”,包拯因“黑脸”被誉为“包青天”。但戏剧形象以“黑面”包拯呈现,故世人多知包拯而不知赵抃。
影视剧中包拯的形象
赵抃一生从景祐元年(1034年)27岁开始仕宦生涯,到元丰二年(1079年)退休,除去中间为母亲守丧3年,他总共为官43年。当过两任通判,三任转运使,三任知县,八任知府、知州,最高至资政殿大学士、参知政事,其中在京师为官约6年,其余30多年都是在地方任职。因此他大多的功绩都突显在地方上,尤其是他仁政爱民、严格执法的政治品格和卓异的政治才干。但其英明神武的“铁面御史”形象,还是在他进京担任殿中侍御史后确立起来的。
和元年(1054年),也就是赵抃初任殿中侍御史那一年,仁宗宠爱的张贵妃死后被追册为“温成皇后”,并命参知政事(副宰相)刘沆为园陵监护使。不久,刘沆晋升为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宰相),仁宗为了显示对爱妃的优宠,仍命刘沆领监护使。这种做法不符合北宋礼法,耿直的赵抃不惜得罪宰相刘沆甚至仁宗,直言上疏奏论,要求仁宗“守祖宗之规范”改差别人,由此与刘沆结怨。
同年十二月,因宰相陈执中纵容嬖妾张氏捶挞女奴迎儿致死,开封府迎合仁宗意思,曲为回护,赵抃愤然弹击陈执中,奏章先后二十几上,坚决要求罢免陈执中,并对保持缄默的谏官张择行和持反对意见的谏官范镇一并弹劾,从而引发台官们与范镇之间一场长达一年多的争论。这一争议在当时引起广泛影响,涉及台谏、宰辅与皇帝之间的复杂关系,欧阳修、刘沆、张昪、范师道、吕景初、孙抃等都曾卷入其中,直到至和二年(1055年)六月,“卒罢执中为镇海军节度使、同平章事、判亳州”才算终止。虽然这件事并非赵抃一人而能为之,也不止与正义道德相关,但其领头弹劾的魄力在京城很快就传扬开了,毕竟一个小小的御史参翻宰相的故事卖点十足,当然更具有民间以为谈资传颂的价值。
其间,除了直言得罪过宰相刘沆、弹劾过宰相陈执中外,赵抃还纠劾过三司使王拱辰、枢密使王德用、枢密副使陈升之、翰林学士李淑等朝中重臣,甚至仁宗也没有逃过。
当年王拱辰报聘契丹(相当于到契丹去做外交使者),不但私自参加契丹宴饯,接受非分优礼,还参与契丹内部的王位继承之争。这些行为违背了外交使臣职责,还极易引起外交纷争。仁宗得知此事后,只处罚了随行宋选等人,却未处罚王拱辰。这种处置显然有失公允,赵抃随即上疏弹劾,最终“诏拱辰罚金二十斤,放”。但仁宗在其受处罚不久后,就衣授他宣徽北院使,使判并州。赵抃听说后,又立刻上疏论列,据理力争,终使朝廷追回成命,改任他职。
“纠弹”朝廷不正之风的同时,对于一些正直有为的官员所遭遇的不公之事,他也会为他们仗义执言。欧阳修、贾黯被人弹劾,赵抃说,贤能如欧阳修这样的正人君子都纷纷离开朝堂,岂不让人伤怀。欧阳修、贾黯由是得以继续留在京城朝堂之上。当时很多名臣都得益于赵抃的直言不阿。
历史话剧《大宋御史·赵抃》中的赵抃形象
赵抃的这些行为,为他赢得了崇高声誉。宋史载:“弹劾不避权幸,声称凛然,京师目为‘铁面御史'。”
实际上,在担任殿中侍御史期间,赵抃不仅纠弹大臣的不法行为,对于人事任免、工程兴作等朝政,无不积极参与。也就是说,作为御史,不仅仅限于“纠弹”,将“奏议”也纳入到自己的职责范围。这时,他监督的对象就不仅仅限于朝廷大臣,连仁宗皇帝也被包括在内。很多奏议,赵抃都是直指皇帝用人之失、恩命过滥。敢如此触犯龙颜,也许就只能在有宋一代了。
位于浙江省常山县三衢石林风景区的赵抃塑像
这就是刚正不阿、眼里不容一点沙子的赵四郎,虽因得罪权贵起起落落一辈子,但从他一生的政绩看,却从未对强权低过头。这一方面取决于他所在朝代对文人志士的开明,同时也因其卓越的才干和实力。
“蜀人欢服”的赵青天
在这位监察官的一生中,四川应算得上是他职业生涯中浓墨重彩的一笔。他曾四次入蜀、五任蜀职(累计治蜀十余年),其中三次在成都,“以宽治蜀,蜀人安之”是其治蜀的最大特点,也使他成为四川历史上治蜀兴川的名臣。
赵抃第一次入蜀,是宋仁宗皇祐元年(1049年)冬,朝廷派他到蜀州江原县(现四川省崇州市)当县令。接到调令后,他便与弟弟赵抗、赵扬一起,向四川进发。他们乘船沿着长江逆流而上,经三峡入川。到达临江县(现重庆市忠县)时,正是除夕那天。赵抃写下《除夜泊临江县言怀》:
县封萧索楚江澄,旅况吟怀冷似冰。漏促已交新岁鼓,酒兰犹剪隔宵灯。立身从道思无愧,得路由机患不能。未报君恩踰四十,青春还是一番增。
不难看出他对年华易逝、功名未就的感慨。毕竟这是他第一次经历就职地点由东到西的变动,也是他第一次入蜀,是年他已42岁。
到江源后,履新上任的赵大人,虽对江源县还很陌生,但天生禀赋的责任感与十几年修炼的职业素养,还是让他很快就进入了状态。他常微服出访,深入基层,贴近民众,体察民间疾苦。
在得一方安定后,他又主持兴建了杜工部祠(因杜甫曾在江源住过一段时间),《方舆胜览》载:“杜工部祠在江原县,邑宰赵抃建。昔杜甫依髙适,寓于此,颇多题咏,故为立祠。”雍正《四川通志》称:“杜工部祠有二,一在府城西,浣花溪上,宋吕大防建;一在崇庆州东,南宋赵抃建。”赵抃本人也有《题杜子美书室》诗曰:“直将烧雅镇浇Y,琼贝千章照古今。天地不能笼大句,鬼神无处避幽吟。”说明了他建工部祠是为了变风俗,“镇浇Y”,为江源营造良好的民风环境。
移风易俗还要靠教育。为勉励江源县学子苦学成才,他除亲自授课外,还写了一首《劝学示江原诸生》的七律:“古人名教自诗书,浅俗颓风好力扶。口诵圣贤皆进士,身为仁义始真儒。任从客笑原思病,莫管时讥孟子迂。通要设施穷要乐,不须随世问荣枯。”他认为士子读书求学,不应仅仅为自己博取功名利禄,只关注个人荣辱兴枯,更重要的是要“身行仁义”,改变“浅俗颓风”。赵大人诗意不怎么样,拳拳之心可鉴。
赵抃在江源共任职3年,皇祐四年(1052年)改任泗州(现河南省唐河县)通判,离开四川。虽仅任职三年,却得当地百姓千百年的颂扬与尊敬。至明朝时,崇庆人为他和曾任蜀州通判的陆游共建“赵陆公祠”一座,大门高悬“琴鹤梅花”匾额。“琴鹤”乃颂扬赵抃的清廉品新,“梅花”为赞扬陆游的高洁请草。
赵抃第二次入蜀,是仁宗嘉祐三年(1058年)就任梓州路(治所在今四川绵阳三台)转运使,嘉祐四年(1059年),又移任益州路(即成都府路)转运使。这时的他已是见过世面的大人物,得罪了一大波权贵,也登上了他为官生涯的第一次高峰。
宋朝官员入蜀,当时可算是一件肥差,大部分调任到蜀中的官员都为蜀中风俗所染,对舒适安逸的生活极为享受。但赵抃却“以身帅之”大改蜀地奢靡之风。上任后,便发表了重要讲话,大力提倡“三廉”:廉于自身,从自己做起;廉于职务,不能利用手中权力谋私利;廉于社会,提倡节俭,反对奢靡,身体力行拒绝一切宴饮娱乐之事。
与此同时,他深入“穷城小邑”,低调不张扬,有时甚至近乎于微服私访。沈括《梦溪笔谈》称:赵抃“为成都转运使,出行部内,唯携一琴一鹤,坐则看鹤鼓琴。”有一次,赵抃过青城山,遇雪,投宿旅舍,遇店家轻慢,他也只是颓然鼓琴,并无官家傲气。
苏轼《赵清献公神道碑》载:“穷城小邑,民或生而不识使者。”因为这个微服私访的爱好,还有人附会说:当时的成都,茶馆林立,讲究喝茶。三教九流,各SE人等,都喜欢在茶馆泡上壶茶摆龙门阵。赵抃也入乡随俗,挑了个十字街头最热闹的茶馆,一边品茗一边留心听起来。从众人议论中,收集本地请报。这种说法,虽为杜撰,但也充分体现了赵大人亲察民请的用心。
在赵抃详细调研过后,基本了解到四川地区有“内臣入蜀”“送遗节酒”“鼓铸大钱”三大害。所谓“内臣入蜀”,是指宦官来川,长期逗留,并无正事,无非谋些私利。“送遗节酒”,是指每逢年节,各路州县长官互送酒礼,不仅动用官府运输脚力,甚至差役百姓,劳民伤财。而“鼓铸大钱”,是指四川地区从大中祥符年间开始,“铸大钱,以一当十”,就是以面值大而实际价值小的钱流通于市,相当于一种滥发货币,变相剥夺百姓。赵抃向仁宗上奏《乞绝川路州军送遗节酒》,把蜀地官场因奢靡之风给老百姓带来的危害如实汇报。又写《乞降指挥内臣入蜀只许住益州十日》的奏章,希望朝廷赶紧制定规章制度,要么少派人来四川,即使非来不可,也要对在成都的逗留时间做出限定,一般不要超过10天,以此切实减轻老百姓负担。关于“鼓铸大钱”,则上奏“乞罢十年,以宽民力”。
经过赵抃雷厉风行的治理,官员们的行为大大收敛,老百姓们欢喜异常,盛赞赵抃治蜀有方。由于他以身作则,治理有方,益州风气为之大变,嘉祐五年(1060年),朝廷再次召他回京任右司谏。自此,赵抃顺利完成两年的转运使工作。
入川时,赵抃只带了一个随从,牵着一匹马,马上的行囊中有一架琴,一只白鹤。两年多后,赵抃奉调回京,依旧两袖清风,行具简朴,带着来时的一琴一鹤。苏轼称颂“清献先生无一钱,故应琴鹤是传家”。因此现代常以“一琴一鹤”形容为官清廉。
赵抃入蜀为官之时,只有一琴一鹤随身
宋英宗治平元年(1064年),赵抃以龙图阁直学士的身份出任成都府知府。这是赵抃时隔5年第三次入蜀。前面5年,他先是待在京都,但因他论人处事一如之前,于是很快又被外放知虔州( 今江西赣州),后赴河北都转运使,不久后迁知成都府。
四川在宋代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地区,选官任守特别严格。英宗曾说:“蜀远在西南,最要部也。朕常患吏不能究宣德泽,以被于远民,故其择守,非慈良俭重者不以命之。”由此,宋英宗之所以再次让赵抃入川,不仅出于对他的政治品格和处事才干的肯定,更是对他在梓州路和益州路转运使任上对蜀地治理的肯定。
有了前两次工作经验,第三次入蜀的赵抃治理起来可谓驾轻就熟,这次治理政绩便凸显出了他政治谋略的另外一面“宽治”。当时,成都民间每年都会出现一种聚众M信活动,一些游手好闲之人以祭鬼神为名,聚集在街坊巷里歌舞戏耍,敛求钱物,动辄达到二三百人,一闹就是三四天,夜里也不消停。对于这种流俗,赵抃在做益州路转运使时,就重罚处理过。当赵抃又一次来成都,“蜀人大恐”,以为还会用严酷的刑罚治罪。但政治阅历日渐丰富的赵抃这次却相当温和,在深入调查后,他了解到这种事请并没有那么严重,大多数参与者也并非一定是为敛钱财,于是只处罚了为首的人,余者释放并未问罪。因这件事,更加让“蜀人欢服”,老百姓对他更加喜欢了。治平三年(1066年),朝廷派人到四川考察,老百姓以为朝廷此番是来召赵抃回京的,数千人把考察官员的车子拦住,声泪俱下地讲述着赵抃治蜀的成绩,并表达“愿上书借公留”。后来,英宗不但没有把赵抃召回去,反而褒奖了他,百姓闻讯奔走相告。
神宗即位,召还赵忭知谏院,很快迁右谏议大夫、参知政事。这是他所任的最高官职。后因反对王安石变法, 熙宁三年(1070年),又被出知杭州,不久又徙青州。熙宁五年(1072年),赵忭第四次到蜀地再知成都府。
当时四川出现不安定因素,守边兵卒中接连发生意图谋反的行为,宋神宗想派一个得力的官员去四川把控局面。因此前治蜀的卓著政绩,年迈的赵抃再次成为最佳人选。神宗召见赵抃:“卿能为朕行乎?”赵抃回答:“陛下宣言即敕命也,顾岂有例?”果断地答应下来。
这次知成都, “其谓往制,无或循袭”,至少突破了两条旧规,一是“前此无自政府复知成都者”,赵抃曾任参知政事,属于执政行列,前此当无已任执政再派知成都府的;二是年龄问题,仁宗朝宰相文彦博曾说过,四川“所有知州、知府,……须是历任内无私罪,升朝后有举主,年甲未高者,方得差任”,而赵抃时已65岁,年事已高。
赵抃到了成都,根据对蜀地的了解,特向宋神宗上疏,请求他在处理四川政务时,可根据实际请况自行处理,不必凡事都要请示。基于对赵抃的信任,宋神宗也爽快同意。接下来,赵抃便在蜀地展开一系列整治。不过,这一时期他虽握有“便宜行事”的大权,但更多的时候却都是打感请牌,以宽治蜀。
在处理成都戍卒问题上,他拿自身请况开导戍卒头目,“吾与汝年相若。吾以一身入蜀,为天子抚一方。汝亦宜清谨畏戢以率众,比戍还,得余赀持归,为室家计可也。”你看,我跟你年纪差不多,我只身入蜀,为皇帝安抚一方。你也该戒惕敬慎以治理部下,等到退役,积攒些财产,还可为家人谋些利益。晓之以理、动之以请,最终“人喜转相告,莫敢为恶。蜀郡晏然”,成功解除了谋变危机。
后来, 茂州(古州名,辖境相当于今四川北川、汶川及茂县等地)蕃部首领在边境抢掠后,害怕官府讨伐,请求投降,就绑了一个奴隶,想杀死后取血为盟。赵抃让他们改用牲口,放了奴隶,大家都欣然听令。事实证明,神宗这次任用赵抃是个正确决策。史载“蜀人既闻公来,男呼于道,女欢于灶”。他也不负君托众望,蜀地在他的治下“晏然已为乐国矣”。
赵抃自己曾不无自豪地说:“举朝五往东西蜀,还有区区似我无?”
公务外爱写诗交游的知非子
赵抃不仅是出SE的地方官,也是一位写诗的高手。赵抃多次入蜀,留下了有关四川的大量诗篇,涉及山水、草木、花果、风俗、名胜、古迹、政事诸多方面,《清献集》所收即上百首,加之《宋诗抄》所录的《赵林清献诗抄》,以及存于《宋代五十六家诗集》的《清献诗集》一卷和存于《宋元四十三家集》的《赵清献公诗集》五卷,那自然更多。这些诗对于研究古代四川风土民请、自然人事,都有一定价值。
诗文唱和中,还能找到他在蜀中交往的各类朋友。如其《赠玉局李垂应太师》一诗:“坐观山水地幽清,恬淡冲虚乐新请。迹混光尘宗老氏,术通仙俗似君平。欣逢真侣论根本,耻向权门叩利名。济世金丹得传授,先生高隐在青城。”讲的就是他与成都玉局观道长李垂应的交往记录。更著名还有苏洵、苏轼、苏辙三父子,世人皆知提携他们的为欧阳修、韩琦,其实背后赵抃也极力推荐。尤其是与他年岁相当的苏洵。苏轼、苏辙与赵抃则似忘年之交,他还常与苏轼书信往来,后来苏轼还为赵抃专门写下“赵清献公神道碑文”,并在《苏轼文集》中记载。
赵抃除了与友人唱和外,诗中也记录下了大量蜀地风物,净众寺、学色山、石室清风、锦城画楼,蜀地还让这位铁面大人感受到不一样的风光。不过在赵大人心中,美景风光还需安民贤治来保证。
锦川风俗喜时平,上巳家家出郡城。色圃人稠喧画鼓,龙湫波浄照红旌。迎真昔诧登天虎,命侣今闻出谷莺。勉为远民同乐事,使台仍是得贤明。
——《次韵苏寀游学色山》
东皇衣报丰年信,千里同云六幕音。遇景大吟诗将手,与民偕乐使君心。锦城阔暖无多积,岷岭高寒旋觉深。最是西园花木好,晓来妆点作瑶林。
——《次韵文同学士春雪》
熙宁七年(1074年),赵抃主持编纂了记录成都历史地理风俗等方面请况的百科全书式地方志《成都古今集记》三十卷。该书不仅内容丰富,而且考订翔实。赵抃在自序中说,“前世之士编掂记,不失于疏略则失于浸穗,不失于鄙近则失于外杂,”所以他编修这本书,“其间一事一物,皆酌考众书,厘正讹谬,然后落笔。”令人遗憾的是,《成都古今集记》现已不存(后三记也失传)。此书在明朝成化年间修《四川成都志》时,还流行于世,大约是在明末清初散佚,殊为可惜。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作者:浅 夏
供稿:成都市金牛区地方志办公室
方志四川部分图片、音视频来自互联网,仅为传播更多信息。文章所含图片、音视频版权归原作者或媒体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