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唐朝大诗人李白在仕途上可谓郁郁不得志。李白此生最大的理想当然是封侯拜相,但李白也知道这个理论实现的难度太大了。根据史书记载,李白这辈子最想当并付诸实践争取的官职是中书省的中书舍人。那么大诗人李白为什么特别想当中书省的中书舍人呢?
唐朝的中央决策流程是“三省制”,即中书省起草、门下省审核、尚书省执行。唐高宗时期,政事堂逐渐发展成为凌驾于三省之上的决策机构,而中书令则演变成为政事堂的首席宰相。因此中书省的实际地位在唐高宗之后就高于门下省和尚书省,中书省的下属官员也是如此。
在中书省的下属官员中,影响最大的官员就是中书舍人。按照唐太宗建立的制度,唐朝军国大事的决策流程第一步就是由五个中书舍人写草案并签名,史称“五花判事”(凡军国大事,则中书舍人各执所见,杂署其名,谓之五花判事),政事堂的文书工作也由中书舍人负责。
中书舍人虽然品级不是很高(正五品),但因为参与朝廷机要政务而很有政治影响,以至于中书舍人在唐朝的别称是“阁老”。对于因为出身(李白的家庭很可能是商人)不太好的李白来说,当上中书舍人大概率是李白实现自己“封侯拜相”人生理想的唯一途径了,必须争取。
另外,唐玄宗在天宝二年(743年)任命李白为翰林学士。而唐玄宗设立翰林学士的最初目的就是为了分担中书舍人的工作,从而满足保密需求和应急需求。于是翰林学士在某种程度上演变成了中书舍人的预备队,唐玄宗在位后期的不少中书舍人都是从翰林学士中挑选的。
正因如此,李白当上中书舍人的可能新按照之前的惯例是很大的,李白抱有希望也是非常合理的。但由于各种原因,唐玄宗最后还是拒绝李白出任中书舍人。在知道自己不可能出任中书舍人后,李白只得心请郁闷地离开了长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