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时期的国家争斗,还存在礼的延续,也是贵族之间的公平决斗。战国时期的征战,则完全不同,那就是一场屠戮人命的游戏,计谋频出的年代,不战而屈人之兵是历代兵家追逐的极致战争艺术,大部分时候都需要拼死决斗,才能达到胜利的目标。
相对于反间计这种考验人新的音谋诡计,围魏救赵这样的计谋就是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阳谋。
进入战国时期,魏国作为第一任中原霸主,四处出击,维护自己的霸主地位。庞涓作为师出鬼谷的主帅,统领魏武卒征战天下,几乎没有败绩。鬼谷怒则天下惧,安居则天下息。
孙膑是庞涓的师兄,两个人师出同门,皆有纵横天下的才能。庞涓因为妒忌孙膑的才能,害孙膑失去了髌骨,成为了一个残废,两个人注定会成为对手,天下人期待的是,究竟是庞涓继续维持魏国的霸主地位,还是会被孙膑挑落马下。
公元前354年,庞涓率领魏军围困赵国邯郸,赵国求助于齐国,齐威王召集群臣开会,为了维护天下均势,决定用田忌为将,孙膑为军师解邯郸之围。在行军过程中,田忌询问孙膑,到底该进攻哪里可以打败强大的魏军。
孙膑告诉田忌,我们应该避实就虚,避开魏军的锋芒,趁着魏国内部暂时的空虚,进攻魏国都城大梁,来达到解除邯郸危机的目的。于是齐国军队,猛攻魏国都城,魏王一天几道命令要求庞涓回救都城,即使庞涓知道齐军这是佯攻,会使出围点打援的战术,但是他不敢懈怠,万一齐军攻破大梁,自己就是魏国的罪人。
庞涓率领魏军回救大梁,最终在桂陵山道,遭到了齐军的伏击,损失惨重。明知是圈套,庞涓不得不跳,因为他不能违背王命,明知有危险也不能怯懦,只能在齐军的以逸待劳中吞下失败的苦果。
围魏救赵在战场和商战中反复被用,首先进攻的一方常常会因为对手的声东击西而顾此失彼,除了绝对的碾压优势,围魏救赵这一计策的使用几乎是无解的存在。
阳谋的恐怖之处,在于你知道他这么做的目的,却不得不碍于形势而跟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