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战国时代,随着周王朝这个老父亲越来越老,诸侯各国慢慢长大了。
为了争抢更多的家产,甚至独霸家产,诸侯之间天天干架,无休无止。
这个时代,各国君主对治国理念,兵法战术,器械制作,农业生产等方面的人才和思想都有巨大的需求。
有需求就有市场,各种学派也就产生了,儒家道家法家墨家、农家音阳家纵横家、鬼谷学派...
各派的代表在各个国家讲学和游历,扩大影响,或者拜见各国君王,当面推销。
先贤圣人孔子,也要周游列国讲学游历,曾经亲自到鲁国卫国楚国等国拜见国君,向他们宣传儒家的治国理念。
商鞅让人拍案叫绝的营销策划
秦国的崛起,在商鞅变法之后。
秦国成为诸侯国,是周平王耍的一个小小心机。
周平王东迁时,秦邑大夫带领军队护送。
有了这次的功劳,加上之前他也是个积极分子,多次跑来勤王保驾。
不给点奖励说不过去了,周平王就把他升级为诸侯王。
但是封地却是岐山以西,现在的陕西一带,野蛮民族犬戎占着这块地盘。
诸侯各国已经越来越不听话了,平王本来也就是想给个空头衔,让他有名无实。
没想到的是,秦邑大夫得国后,经过两代人的努力打拼,他们从犬戎手里抢到了地盘,站住了脚,成为真正的一方诸侯。
后面的每代秦国国君,都在同各夷狄进行战争,顺便也吞掉一些更小的诸侯国。
秦国好战,是因为他们环境险恶,前有虎后有狼,本身又穷。
有句话叫穷山恶水出刁民,老秦人不怕死是被环境B出来的。
秦人穷,派系又多,动不动就搞武斗,生产力又不行,百姓对政府毫无信任。
秦孝公是个有志青年,到处招揽人才,希望改变现实,走上强国之路。
这时商鞅来到秦国,向他推荐法家以法治国思想。
其实很简单,就四条:
废除国有井田制度,允许百姓开垦荒地,承认土地私有,允许买卖;
奖励耕织,生产搞得好可以免除徭役;
根据军功大小奖励土地和爵位;
实行郡县制,严刑峻法并连座。
法令一出来,官员到百姓没人当回事。
这时商鞅的大才就有了用处,他只用了两招,就让百姓都服了。
首先,商鞅在都城南门闹市区立了一根木头,当着大家的面宣布有人能扛到北门就奖励十两黄金。
老百姓当他是扯淡,没人去。
商鞅把奖励提高到五十两黄金,这时有人动心了。
这时商鞅的大才就有了用处,他只用了两招,就让百姓都服了。
首先,商鞅在都城南门闹市区立了一根木头,当着大家的面宣布有人能扛到北门就奖励十两黄金。
老百姓当他是扯淡,没人去。
商鞅把奖励提高到五十两黄金,这时有人动心了。
有个小青年很穷,虽然不大相信,他还是上去把木头扛到了北门。
果然小青年得到了五十两黄金,跟今天彩票中了10倍超级大乐偷一样,一晚暴富。
另一件事,太子犯了法,照样没有免罪。
太子是储君,不能上刑,就把他的两位师父,公子虔和公孙贾,一个割了鼻子,一个脸上刺了字。
这两位可不一般,都是大人物!
两件事一出来,传得全天下都知道了。
大家都说,这下来真的了,听话照做吧。
定位失误,以法治国思想没有占据市场
成也以法治国,败也以法治国
商鞅变法之后,经过5代秦王长达130多年的努力,秦国成为天下绝对的大哥。
土地私有制让老百姓能得到土地,百姓积极新高涨,其它国家的百姓也来投奔。
百姓以私斗为耻,国家发动战争却很积极,军功可以换来土地和爵位。
秦国的农业生产得到很好的发展,军队战斗力天下无双。
到始皇时代,仅仅用了十年就扫灭六国,统一了天下。
统一天下后,始皇帝继续推行以法治国,他坚信只要继续下去,秦国必将千秋万代。
然而这时没有商鞅,秦国的以法治国没有得到被灭掉的六国百姓拥护。
秦国对占领地实行军事管理,派遣有军功的军官到各地管理百姓。
这些管理者们,是秦王的忠粉,很好地执行了秦国的法令。
秦法残酷,有挖鼻子,剁手脚,车裂,腰斩等等。
占领地的贵族和百姓,违反秦国法令的,就会受到这些惩罚。
后来始皇帝又大修驰道,修筑万里长城,修建骊山陵墓,一系列大工程劳民无数。
始皇帝在世时,严刑峻法加上无敌军队,这些军队从上到下都是始皇帝的忠粉。
这种请况下,没人能够撼动大秦帝国。
始皇帝去世,秦二世继位之后,陈胜吴广喊出了一句经典的营销口号,引得天下人都跑来点赞,并且跟着起来造反。
他们说: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那些王侯将相也不是天生的,我们也可以!
刘邦攻入咸阳,仅仅15岁的大秦帝国,在项羽点燃的一把大火中轰然倒塌。
绵延300里的阿房宫一把大火,成了王朝最后的辉煌。
按照现代营销理念,以法治国这一产品,适合独特环境下的秦国人,却不适合其余六国百姓。
各国百姓都习惯了自己的生活,始皇帝统一六国后用秦法强迫他们接受新生活,百姓不敢反对,但口服心不服。
就像我们现代人一样,大家习惯了吃完饭饭躺床上刷刷手机。
忽然有个外星人跑来统治了我们,让我们天天吃完饭出去数星星,数到99999颗才能睡觉。
就算打不过他,我们也要在心里咒死他。
如果始皇帝采取怀柔政策,先施恩,让百姓尝到甜头,然后慢慢推行政策潜移默化,天下会不会是另外一番局面呢?
欢迎大家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