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际上早在1942年6月的中途岛战役之后,太平洋战争的局势走向就已经出现了改变:此役过后,日本海军彻底失去了进行长期攻势的能力,太平洋战争上交战双方的综合实力再次达到平衡。
不过,日军大本营为了避免挫败己方士气,竟然恬不知耻的虚构了一场“胜利”,甚至还忍痛在东京举行了声势浩大庆祝游行;因此,我们其实从日本对待中途岛战役结果的态度上就能看出他们的顽劣和固执。
到了1945年初,战争局势已经非常明朗:被迫撤退至本土的日本必败无疑;而且就在同年的5月,轴心国之一的德国已经无条件投降。趁此机会,同盟国也向东京发出了无条件投降的命令。但令人感到意外的是,日军却拒绝了这一要求,甚至还在本国发起了“本土大决战”的号召。
在这一号召下,日军大本营开始了孤注一掷地扩军行动:截止1945年5月,日本在本土新组建了42个步兵师团、4个高炮兵师团以及7个独立坦克旅,总兵力高达370余万;与此同时,日本关东军方面和对华派遣军方面也进行了扩军,合计总兵力增至185万人。
对于日本法西斯不见棺材不落泪的行为,笔者以为是多方面因素综合之后的产物:
首先,“大陆经略政策”在日本军政分子的认知中早已根深帝固。明治维新后,日本一跃成为亚洲第一并跻身世界列强的队伍,但其岛国的地缘特征却让他们忧患至极。于是,以天皇为首的日本便开始谋求对外扩张。
客观而言,对外扩张几乎是近代日本发展的核心国策,因此日本对这一方面的重视程度和投入力度堪称倾尽国力。所以当意识到自己行将就木时,日本不愿、也难以放弃长达近一个世纪的努力。
其次,穷途末路的日军大本营到最后一刻还认为自己拥有反戈一击、颠倒乾坤的能力。他们甚至天真的以为美国的核武威胁只是虚构的恐吓而已。这就像一个将身家新命下注在DU桌上的DU徒一样,如果不亲眼看到输赢,就总以为自己还有胜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