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44年,李自成打进了北京,走投无路的大明皇帝崇祯自杀了,大明也宣告灭亡了。崇祯死前,还有三个儿子在世,分别是太子朱慈烺、定哀王朱慈炯、永悼王朱慈炤。不过面对城破的局面,这三个儿子虽然没有死,却失踪了。然而,在满清入主中原后的几十年里,清楚却出现了那么多的朱三太子,刚镇压了一个,又冒出了另一个。直搞得清朝统治者如芒刺在背,坐卧不安,这是怎么回事呢?第一,三个儿子失踪,导致民间出现了众多传言。第二,这三个儿子最具正统新。第三,这是起义者的一种号召手段。
第一
如果崇祯的儿子有了明确的结局,那么,也不会出现这么多的朱三太子。正是因为他们的神秘失踪,使得民间对他们产生了太多的推测。也正是由于这种不确定新,使得朱三太子在满清社会上有了市场。想想大明早期的靖难之役,恰恰是因为建文帝的失踪,使得当上皇帝的朱棣坐卧不安,这也才有了郑和下西洋。其实,这也是当时反清的势力甚至满清是惧怕大明的皇族后裔的。
第二
崇祯是大明的正统皇帝,虽然他死了,大明朝也倒了,但是作为朱由检的儿子都成为了重点招待对象。如果他们到南方,还是可以振臂高呼的。要知道,南明之所以最终失败,原因有很多,但其中一个原因就是南明的皇帝与崇祯的关系已经远了,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一旦崇祯的儿子在社会上露面,那么自然是要重视的。因为人家的身份和地位在那摆着呢。
第三
“朱三太子”不过是当时人们借用朱明后裔的名义号召群众而进行反清复明的斗争,并不一定确指崇祯皇帝第三子。满清虽然入关了,大明也灭亡了。但不代表所有人都臣服于大清。很多人还是支持明朝的,也不愿意剃发。因此,在这段时间里爆发了太多的反清复明的起义了。那么,既然是起义,就一定要有个口号。这也是不少起义者在明清鼎革之际所反对清朝的一种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