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8年1月,持续了两个多月的淮海战役是结束了,此战之后中原再无大的变故,老蒋嫡系80万中央军则在此次战斗之中飞灰湮灭。
在大决战之中,要说最憋屈的还要数杜聿明了,因为他提出的好几个作战方案全部都被老蒋推翻,当然除此之外也就算了。
一方面推翻杜聿明的作战计划,另一方面还把杜聿明当成自己的救火队长,一会让他去东北救火,一会让他去淮海战场。
当时南京政府内部要说不是没人,为何老蒋就非要执着于杜聿明呢?
这还要从老蒋的用人政策说起:
熟悉近代史的人都知道,老蒋用人并非“唯才是举”,而是“任人唯亲”,他有三个标准:一是黄埔系,由此他嫡系部队的军官都是黄埔系的学生;二是“江浙帮”,由此戴笠和MAO人凤组成了当时南京政府最大的特务机构;三是“四大家族”的人,他们掌控了国家的经济财政,巩固了老蒋的统治地位。
在当时南京政府内部虽然说不上是人才济济,可是要说会打仗的人还真不少,卫立煌、白崇禧、薛岳、傅作义哪一个人都不差,可是老蒋这些人偏偏都不用反而还是坚持他的用人标准,那么为什么呢?
深层次原因就是这些人会打仗,但是不听话;而听话的人呢,打仗又不咋地。
比如白崇禧,他和李宗仁在当时组成了南京政府内部第二大势力“桂系”,在陈济棠、何应钦等相继退出舞台之后,在当时南京政府内部能够对老蒋构成威胁的唯有“桂系”,而李白二人就是老蒋当时最大的威胁。
也因此在“淮海战役”的时候,老蒋为了借机削弱桂系的力量,因此想让白崇禧担任“华中剿总”,哪知道白崇禧不干。
同样的,薛岳也是这个请况,在红军时期薛岳率领8万中央军追着红军跑,红军走了2万5000里,薛岳也是如此。
然而在老蒋心里,薛岳虽然能力强,可是他却不是老蒋的“心腹”,这原因有两个:一个是薛岳出身粤军,不是老蒋正宗的嫡系黄埔系弟子;第二个薛岳也恨不听话,当年第一次长沙会战的时候,老蒋要薛岳推手衡阳,哪知道薛岳直接抗命不干还挂断了老蒋的电话。
在解放战争初期,薛岳在指挥了一段时间之后就被老蒋撤了,原因就是他不听话。
也因此,这让老蒋陷入了一种矛盾的心理,能打仗的不听话,听话的又不会打仗,比如刘峙。
当时派刘峙来担任“徐州剿总”的时候,私底下有这么一句话“徐州是华东的门户,应该派一员虎将来镇守,再不济派一只狗,总统居然派了一只猪。”
不过也幸好老蒋派了这么一只“猪”,这才能够让张何二位将军顺利在战场上起义,歼灭了黄百韬兵团。
就是在这种矛盾心理下,纵观老蒋的政府里面,能堪当大任的唯有杜聿明:
首先杜聿明很听话,当时由于老蒋政府发行新币,导致国内通货膨胀,杜聿明看到了这种请况,他向老蒋如实反馈,老蒋并未听进去他的话,可是杜聿明也并未因此过多纠缠。
在当年抗日战争时期,在史迪威和老蒋发生矛盾的时候,杜聿明也还是站在了老蒋这边,在退守印度和经野人山回国的问题上,杜聿明倾向于后者,因为回国是老蒋的意思,最终除新38师以及新22师等前往印度外,其余的中国远征军则有序退回野人山,然而却造成了远征军士兵大面积的非战斗死亡。
除了听话之外,杜聿明在南京政府内部也属于会打仗的,当年杜聿明血战昆仑关,和日军号称“刚军”的第五师团血战几个昼夜,击毙了少将旅团长中村正雄,防止日军从后方威胁。
在远征军时候,中国远征军10万大军出国抗战,当时任命的司令是罗卓英,可是在前线指挥作战的也一直是杜聿明。
从战场经验和忠诚度来说,杜聿明都很令老蒋满意,在当时刘峙不顶用。白崇禧不听话的请况之下,老蒋能依靠的唯有杜聿明,因此才这么折腾他,让他一会东北一会华中飞过来飞过去的折腾他。
然而,老蒋的失败在军事上是次要的,而杜聿明也绝非那个能够力挽狂澜的人,就算他看到了问题的所在,他也根本无法改变什么,更何况杜聿明的对手是一个百年难遇的军事天才,其每一步都几乎在粟总的计划之中,随着杜聿明的失败,老蒋最终陷入了无人可用的境地,他的失败也早已经注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