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赵立波
洪武元年,刚刚登基的朱元璋,在百废待兴的请况下,就深刻地认识到开展学校教育的重要新和紧迫新,“治国以教化为先,教化以学校为本。”由于早年失学,在戎马之间朱元璋也不忘恶补学业,在他身边聚集最多的就是知识分子,因此他深刻认识到教育的重要新,由此他奠定了明朝教育的基本范式。
相关画面在朱元璋的亲自带动下,大明的学校开始逐渐延伸到各地“太祖虽间行科举,而监生与监举人才用者居多,故其时布列中外者,太学生最盛。”虽然明朝的国子监逐步成了科举制度最为重要的摇篮,也是朱元璋在教育体制下的一次深度试水。但是,兴建规模更大的学校,在朱元璋还是看来是最为重要的。因此在洪武二年下发旨意说:“复我中国先王之治,宜大震华风,以兴治教。今虽内设国监,恐不足以尽延天下之俊秀,其令天下郡县,并建学校,以作养士类。”因此按照朱元璋的计划,参加科举的必须是学校的生员,学校生员做官则不一定非要经过科举,这种破除固态格局的模式,体现了朱元璋的软实力建设的魄力。
明朝读书人国子监的前身是国子学,元朝时推出的一项教育和选拔机制。朱元璋做吴王后采用了国子监这一模式,并设置了相关机构和官员。如祭酒正四品,司业正五品,从祭酒到相关岗位都由吏部主管。但是随着时间发展,国子监已经不能满足一个大明需要大量人才的输送和培养。正是看到了国子监存在许多弊端,因此朱元璋才力倡兴建学校,让天下更多的普通百姓人家的子弟能够入学从而改变命运。学校的学生大体有两个来源,一种是官生,一类是民生。官生又分为两等,一等是品官子弟,一等是士司子弟。官生大部分是由皇帝指派分发的指标,一般都是跟随朱元璋打天下的功臣宿将的子弟。甚至朱元璋还亲自对这些子弟们发表了一段生动的训话:“男子汉家,学便学似父亲这样做一个人,休要歪歪搭搭地过了一世。你每(们)趁我在这里,年年来扣头,你每(们)还是挨年这歇来。你每小舍人,年纪少,莫要学那等泼皮的顽。……你每这几个也年纪小哩,读书学好勾当。你每学尔的老子行。”
国子监
因此在朱元璋看来官生入学的目的,是为了“皇子将有天下国家之责,功臣子弟将有职任之寄。”而他们学的也是“实学”,不必像文士那样舞文弄墨。此前,官生数量较多,随着不断推进,民生开始大量增长,明朝学校教育水平得到逐步提高。明代施行学校与科举交错的取士政策,“科举必由学校而学 校起家可不由科举”。也就是说,要参加科举必须先人 学校学校中的佼佼者不经科举也可以给官。但不同时期,对科举和学校的重视程度不一样。
明代读书人
朱元璋对学生还进行过一次颇为生动有趣的讲话,现照录如下:“恁学生每听着:先前那宋讷做祭酒呵,学规好生严南秀才每循规蹈矩,都肯向学,所以教出来的个个中用,朝廷好生得人后来他善终了,以礼送他回乡安葬,沿路上着有司官祭他。近年着那老秀才每做祭酒呵,他每(们)都怀着异心, 不肯教讲,把宋讷的学规都改坏了,所以生徒全不务学,用着他呵,好生坏事。如今着那年纪小的秀才官人每来署学事,他定的学规,想每当依着行。敢有抗拒不服,撒泼皮,违犯学规的,若祭酒来鼻着惩呵,都不饶:全家发向乌烟瘴地面去,或充军,或充吏,或做首领官。令后学规严紧,若无籍之徒,敢有似前贴浸头帖子,讲请师长的,许诸人出首,或绑缚将来,赏大银两个。若先前贴了票子,有知道的,或出首,或绑缚将来呵,也一般赏他大银两个。将那犯人凌迟了,枭令在监前,全家抄没,人口迁发烟瘴地面。”钦此!《谟训考》如此长篇大论,可以看出,朱元璋对学生教育确实重视,甚至有点苦口婆心了。
朱元璋书法
在学生入学后享受许多待遇,包括免除役特权,除本身外,还免其家差徭役,让他们安心学习。与此同时,为了防止学生过度参与地方事务,还特别两条规定:“一今后州县学生员,若有大事干于己家者,许父兄弟侄具状入官辩诉。若非大事,含请忍新,毋轻至于公门。二、生员之家,父母贤智者少,愚痴者多,其父母衣行非为,则当再三恳告。”显然这两条,前一条不许生员交结地方官,后一条是要使生员为朝廷服务,做好家庭的教育宣传作用。然而遗憾的是,明朝后期,学校教育呈现衰微泰式,主要是由于科举日重,贡举日轻,科举给学校造成了冲击,加之例监生出现造成学生成分混杂,质量下降。
明代科举朱元璋甚至教育的重要新因此对知识分子相当重视,最终促成了他搭建帝国的战略布局。大力发展学校,从根本上来说就是大量培养人才,以此成就大明软实力。然而作为粗犷的帝王练就成高级知识分子后,也产生了一些负面,那就是他无端制造很多“文字狱”,亲自参与删除《孟子》并无辜掠夺了许多文人的生命。方孝孺曾在给好友信中写道:“近时海内知名人士,非贫困即死,不死即病。”因此,明代的学校教育后的知识分子必然受到一定程度上的禁锢,但是从整体来看,明代的教育是空前覆盖度最广的,他改变了许多穷人读不起书的请况,因此也出现 了许多从最底层的读书人靠着学校一步步改变了自己的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