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朝宝藏之谜(二)
提起元朝宝藏,那不得不提一个叫起辇谷的地方。从成吉思汗开始,蒙古汗国和元朝的历代皇帝都被秘密地埋葬在蒙古高原的起辇谷之地。这个神秘的起辇谷,在元代并没有留下准确的位置。当时蒙元皇帝的葬地是不让人们知道的。元世祖忽必烈逝世后,其棺从大都(今北京)运往漠北草原,棺木“由健德门出,次近郊北苑”。
忽必烈元朝人王恽在《秋涧先生大全文集》卷13)中记载。忽必烈病逝以后,元朝汉臣只送到京郊以外便止步,护送棺木回草原的,均为蒙古臣僚勋戚,外人不能靠近。所以元朝留下的文史也只是含糊其辞地揣测而已。见于《史集》第一卷第二分册的记载,虽有引经据典的描述,作为史料,大有可信之处,但未有真凭实据。
根据近现代蒙古史学者们的考证,“起辇谷”一词,是蒙古语“古连勒古”的雅译,而古连勒古正在不儿罕合勒敦山之南,位置为东经109度,北纬48度,是当今蒙古国肯特省曾克尔满达勒一带。从《史集》记载进一步追寻,成吉思汗葬在这里,是有一定可能新的,至少在我国的风水学说上,这里的确是个风水宝地。
《元史》卷77《祭祀志》中,有较为详细的记述:“凡宫车晏驾,棺用香楠木,中分为二,刳肖人形,其广狭长短,仅足容身而已。殓用貂皮袄、皮帽,其靴袜、系腰、盒钵,俱用白粉皮为之。殉以金壶瓶二,盏一,碗碟匙筋各一。殓讫,用黄金为箍四条以束之。舆车用白毡青缘纳失失为帘,覆棺亦以纳失失为之。前行,用蒙古巫媪一人,衣新衣,骑马,牵马一匹,以黄金饰鞍辔,笼以纳失失,谓之‘金灵马’。日三次,用羊奠祭。至所葬陵地,其开B所起之土成块,依次排列之。棺既下,复依次掩覆之。其有剩土,则远置他所。送葬官三员,居五里外。日一次烧饭致祭,三年然后返”。此种蒙古帝王秘葬之俗,体现了草原民族的经神文化,其内容丰富而深奥,值得加以认真研究。
起辇谷是《元史》中提到的一处地名。根据《元史》记载,蒙古帝国和元朝的历代君主都葬于此,是东亚历史上最大型的帝王陵墓。元代皇家秘葬制度,帝王陵墓不封丘,包括随葬品也不能封丘,葬毕还要以万马踏平。所有这些做法都是为了保护陵墓,防止被盗。
忽必烈起辇谷的位置至今仍未被确定,但大部分学者认为位于蒙古国不儿罕合勒敦山中。根据《蒙古秘史》的记载,不儿罕山旁有一座名为“古连勒古”的山。学者亦邻真认为,“起辇谷”是“古连勒古”的汉语雅译。而在肯特省有一处名为“大禁忌”的地区,方圆240平方公里。根据蒙古人的传说,进入此地的人会遭报应死亡,而此处正位于不儿罕山中。蒙古政府长期封锁了这一区域,直到近20年才向考古学家开放。
此外,还又说法认为起辇谷位于大金川北边的梭磨河大峡谷,或者坐落在河北宣化大仓盖乡马耳山。可惜只是历史学家的一种揣测,没有见到可靠的证据,谁也不能确定它的真实新。神秘的起辇谷,在元代并没有留下准确的位置。波斯史学家拉施特的记载,成吉思汗生前就已经定了自己的墓地:“有一次成吉思汗出去打猎,有个地方长着一棵孤树,他在树下下了马,在那里心请喜悦,他遂说道:‘这个地方做我的墓地倒挺合适!在这里做上个记号吧!’举哀时,当时听他说过这话的人,重复了他所说的话,诸王和异密(官员)们遂按照他的命令选定了那个地方”。
《元史》卷77《祭祀志》有较为详细的记述:“凡宫车晏驾,棺用香楠木,中分为二,刳肖人形,其广狭长短,仅足容身而已。殓用貂皮袄、皮帽,其靴袜、系腰、盒钵,俱用白粉皮为之。殉以金壶瓶二,盏一,碗碟匙筋各一。殓讫,用黄金为箍四条以束之。舆车用白毡青缘纳失失为帘,覆棺亦以纳失失为之。前行,用蒙古巫媪一人,衣新衣,骑马,牵马一匹,以黄金饰鞍辔,笼以纳失失,谓之‘金灵马’。日三次,用羊奠祭。至所葬陵地,其开B所起之土成块,依次排列之。棺既下,复依次掩覆之。其有剩土,则远置他所。送葬官三员,居五里外。日一次烧饭致祭,三年然后返”。
蒙古帝王秘葬之俗,除了在史书中有详细的描述和记载,同样也在考古界得到认同。在河北省沽源县已发掘出此种安葬方式的贵族墓,以实物的形式印证了《元史》上《祭祀志》的记载。河北省沽源县有一处叫梳妆楼的地方,该楼通高15米,基平面为正方形,边长9.3米,顶部为圆拱形,四面砖砌墙体,表卧砌白灰砖,未灌灰浆,墙厚70厘米。四面均辟门。全楼建筑全部用砖,未用一点木料。早先内有壁画。顶上原有琉璃瓦镶嵌,金碧辉煌,十分壮观。1982年修整时,在楼基附近地下掘出黄绿琉璃瓦,应是顶部饰物。河北沽源境内的元代墓葬建筑“梳妆楼”经考古勘察,已经确定其墓主身份为元代蒙古贵族元世祖忽必烈的外孙阔里吉思。“梳妆楼”古墓群的发掘,为研究元代葬俗、礼制、服饰以及建筑体供了极其重要的资料,它将填补元代历史研究的一些空白,尤其是元代对于外族移民研究的一些空白,对充实完善元代文物和历史研究具有极其重要的历史意义。
元朝统治时期,留下的的史籍少之又少。民间有句顺口溜,形容元代文化和史籍缺乏。"唐三车,宋八担,元朝史书未见面"。恰恰说明了这一点。真正的元朝史籍,大多是明朝期间编撰和补正的。可信度自然就打了折扣。我们不免可以假设一下,
忽必烈从忽必烈在蒙古的历史地位来说,他葬在成吉思汗的目的可能新极低。这位元朝的开国皇帝,在蒙古人心目中的威望,远不及汉人对他的认可度。如果说他可能葬在河北或内蒙古,这个猜测也不是不可能的。因为忽必烈成长发迹壮大起来的风水宝地,正是内蒙河北河南这块土地。
作为黄金家族的成吉思汗的后裔,先后15位皇帝的墓地,竟然随着历史记载的缺失,神秘消失在苍茫的大地。让元朝的历史,留下了不小的遗憾。如果元朝的皇帝们真的被埋葬在蒙古国的禁地里,那个无从考证定位的“起辇谷”中,这个谜团恐怕百年之内,也难以解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