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诈降计,大家都很清楚是怎么回事。
那就是我假意投降您,然后等待合适机会,突然向您捅刀子。
历史上最著名例子就是姜维在蜀亡后诈降钟会。
但没等姜维向钟会捅刀子,事泄,计划流产,姜维身死殉国。
另外还有名将李广之孙李陵,远征匈奴,苦战月余,矢尽粮绝,只好诈降匈奴,本意想来日劫杀一匈奴大头目归汉,哪料汉武帝刻薄寡恩,残杀其一家老少,最终弄假成真,诈降成了真降。
从以上两例可知,玩诈降计的风险是很大的,一旦计策失败,不是身死就是名灭。
当然,诈降也有成功的例子,比如赤壁之战中黄盖的诈降,其成功地骗过了曹草,得以用大火焚烧曹军的战船。
但黄盖的诈降,只是停留在口头上,其本人并未真正出现在曹草营中,危险指数大大降低。
还有关二爷的诈降,他兵败后不得已诈降曹草,当知道兄长刘备下落,便不管不顾,千里走单骑,寻兄去也。
当然,也必须指出,关二爷的诈降,其目的并非暗中下黑手、背后捅刀子,而是迫于形势作出的权宜之计,只为渡过难关,等候机会成熟,便重归己方阵营。
所以,关二爷虽然身处曹营,他的危险指数也并不高。
还有,无论是姜维、李陵、黄盖还是关羽,他们的诈降,只能代表他们自己,或他们部属中的死忠分子,不能保证全部部属都同心同德、齐心协力、统一步调、同进同退。
纵观古今中外,带领整支部队实施诈降,在敌方阵营潜伏数月,然后在长达两百里战线上,同一时间破腹而出的,印象中只有抗战时期我军的“汤团”。
为什么数千年来罕见这样的例子?其实,用脚趾头都可以想得到——林子一大,什么鸟都有,人也这样,人一多了,就难以保证大家的想法时刻保持一致,若有个别意志薄弱者经受不起敌人的威吓或有或,吐露出诈降内幕,后果不堪设想。
但是,就是这样看似不可能发生的“神请节”,却出现在我新四军队伍中,而且以胜利告终,这就不能不惊叹我军队伍的纪律之好、信念之高、意志之强了。
当然,这其中主要还是得力于我军指战员的胆识过人,敢弄险,敢弄巧,险中取胜,巧中求赢。
那么,这指战员是谁呢?
他们就是共和国大将粟裕和英雄团“汤团”团长汤景延。
粟裕大将的事迹,人皆尽知。
汤景延因为牺牲得早,值得好好介绍一番。
汤景延为江苏如皋人,他的“汤团”是新四军的地方武装,全称为抗日武装通海自卫团,日伪顽夹缝中杀敌,神出鬼没,深得民众的拥护和爱戴,被称为“汤团”。
话说,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中国南方的日伪当局为了解除新四军对其心脏地区南京、苏州、上海一线的威胁,于1943年初大集兵力,对我苏中地区进行疯狂清乡。
日伪“清剿”的首选目标,就是一直以来的眼中钉、肉中刺、心头恨——“汤团”。
不过,“清剿”之前,敌人深知“汤团”的厉害,为了减少自己的伤亡,先来了个“抚剿并用”的方针,派人前来招抚。
一方面,敌强我弱,且敌人的“清剿”势头非常凶猛;另一方面,汤景延也想趁机打入敌伪内部,搜集敌请,牵制敌军,控制沿江口岸,确保人员物资通行,最终配合主力部队,里应外合,所以,忽发奇想,准备率整团实施诈降。
为慎重起见,汤景延将自己的想法上报给了苏中军区司令员兼新四军一师师长粟裕。
粟裕乃是个天纵奇才的将帅级人物,对汤景延的构想拍案叫绝。
但一个整团诈降,绝不容有半点了差错,否则就有被一网打尽的危险。
粟裕提出,诈降前,必须先健全组织,纯洁队伍。
为此,他派军分区司令员兼三旅旅长陶勇前往汤景延驻地,将汤景延的通海自卫团与崇明警卫团合并为一个团,仍以汤景延为团长,另调顾复生为不公开的政委,沈仲彝为副团长,严格政审,将不合适的人员调走,还调进了30多个党员干部。全团编为3个营6个连,计630人。
随后,粟裕又亲自与汤景延面谈密商,细细叮嘱,鼓励说:“你一定要演好这红心白皮的角SE。”
有了粟裕的支持,汤景延放手草作,鸣锣开戏。
他向敌苏北特工站站长姜颂平提出接受“招抚”的两项条件:一是必须保持原有建制;二是部队必须驻扎在老地方。
这两条原本就是伪军中通行的法则,姜颂平含笑答应。
最终,经伪苏北“清乡”主任公署主任和日军代表高木探讨、论证,4月15日,日伪与汤景延达成交易:汤团接受和平军番号,编为苏北清乡公署外勤警卫团,部队建制照旧,仍在通海原地驻防。
汤景延“挂牌上任”后,即以补贴给养为由,公开办起了“协记”公行,自任经理,在青龙港、宋季港、牛洪港等处设置了分行,以贩运粮食、纱棉、八鲜、家禽家畜为手段,打破敌人的经济封锁,凿通新四军长江南北的联系,将大量物资源源不断地辗转运往根据地;还瞒天过海,不断给新四军送去了军火、要品。
天长日久,渐渐引起了敌人的怀疑。
好在汤景延胆大心细,沉着应对,见招拆招,每次都把谎圆满,从容应付过去。
但敌人的疑虑还是日见增长。
到了8月底,敌伪将汤团调往内地,分散驻扎在方圆200余里的十几个集镇,且都与当地的伪军、特工站夹驻一起,美其名曰“联防”。
汤景延明白,敌人这是想使用分割的伎俩来吞并和消化掉汤团。
绝不能!
汤景延暗中命令各部前后左右之间保持密切联系,确定联络方法,指派专人负责,使部队分而不散,确保紧急关头统一指挥,一致行动。
粟裕那边也时刻关注着在敌营中的汤团,得悉汤团的险恶处境,与军分区司令员兼第三旅旅长陶勇核商,觉得汤团驻地分散,指挥管理不便,而此时反清乡已胜利在望,没有必要再冒奇险待在敌伪内部。于是给汤团下达了破腹而出的命令。
汤景延接到命令,将破腹时间定在9月29日夜。
9月29日,汤团五连连长周显才以结婚为名,四出分送请帖,约定了动手时间。
当夜,破腹战斗全线打响,各地的汤团官兵以突袭手段,摧毁了当地的敌人碉堡、特工站、警察署、区公所,然后迅速撤往指定地点。
这其中有一战绩不可不提:已经破腹成功的汤景延得知“日军清乡观战团”前来南通,便率部在林梓设伏,全歼观战团60余名日军指挥官。
汤团带着缴获的大批武器胜利归来,军分区为他们召开了祝捷大会。
此后,“汤团”以新四军一师独立团番号编入苏中军区联抗部队,汤景延任联抗副司令员,配合苏中主力部队对敌作战。
1945年日寇投降前夕,在苏中军区敌工部工作的汤景延奉命积极参加对伪军的策反。为争取率部驻在江南某地的一敌伪军头目,汤景延派大儿子汤新民只身渡江,劝说此人M途知返。哪料,这名冥顽不灵的敌伪分子竟将汤新民沉江淹死。
1945年9月21日,如皋县城光复,汤景延任城防司令员。解放战争开始任华中军区海防纵队司令员,为组建“海纵”机关和海防第一、二、三大队,竭尽心力。
1948年春,汤景延奉命潜赴上海市郊开展武装斗争,不幸为叛徒出卖,伤重被俘,拒绝了敌人的劝降,在江湾英勇就义。
图为汤景延虎落平阳后,即将就义前的照片,从容自若,视死如归,不失大英雄本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