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元甲大战洋人的影视海报
因香港连续剧而家喻户晓的霍元甲,实际上并没有打过“西洋大力士”奥皮音。有关霍元甲在上海与奥皮音“比武”的来龙去脉,同盟会会员、经武体草会的创始人之一的陈公哲在其1957年写的《经武会五十年》中有详细的记载:
霍元甲像
“1910年春,西洋大力士奥皮音来上海,表演西洋力士技术。上海北四川路原有亚波罗影戏院(Apollo Theatre),于影戏中,加擦歌舞杂技,以娱观众。奥皮音登台表演举重,露肌及健美种种姿态,约二十分钟,一连数晚,最后一场言,愿与华人角力。于言谈中,带多少轻蔑口吻,翌日见于报端,沪人哗然。”
“丁兹维新时代,革命风气在酝酿中,爱国分子麕集沪滨,乘机发泄,咸以奥皮音之言,有轻蔑国人意。反观中国历史,元朝武功,何尝不远届欧洲,满清末叶,一蹶不振,外人焉能知之。江苏省埠,文化称盛古今,惟武功不著,沪人更少技击能手,咸衣聘请技击名家,登台与赛,以显黄魂。倡其事者有陈其美、农竹、陈铁笙及余数人。公哲虽年在弱冠,因受维新与革命学说之熏陶,参与其事,众人中,年龄以余最幼。座中有宋某(已忘其名)言,谓河北虎头庄有霍元甲先生其人,经技击,可聘之来。”
据陈氏的记载,西洋“大力士”奥皮音,是个走江湖的洋艺人。而霍元甲与这位“西洋大力士”的对垒,因对方“失约未来”并未成为现实。
此段经过,陈公哲氏有如下记述:
“时在六月中旬,下午四时开始比赛,届时奥皮音失约未来,后知已经他去。发起人于失望之余,提议于众宾中登台比赛,以不伤对方为原则,以身体倒地分胜负。登台者有东海赵某,身躯魁梧,霍元甲先令刘振声与交手。不数回合,为刘入腿跌于地上,台下哄然。人丛中,有人登台,问其姓名,为海门张某,刘振声复出,二人周旋台上,相机进袭,偶一交手,即行离开,此为武家打擂步骤,不轻进击,非如今日之拳斗,乱打一通,因争胜心重,平时手法,尽行失去者。”
霍元甲大弟子刘振声
由以上可知霍元甲与并未与奥皮音对垒。登台比赛的乃是同胞“东海赵某”“海门张某”,与之二人对手者则是霍元甲的弟子刘振声。霍元甲后人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也承认霍并未与洋人交过手:“霍元甲曾两次打擂,但两次准备交手的外国大力士最后都闻风而逃,霍元甲是不战而胜的。”
亲自参与策划此事的陈公哲只说奥皮音“失约未来”,并没有说奥皮音被吓跑。晚清报人汪康年的《汪穰卿笔记》卷三中,对此番约架未成的原因,有另一番记载:
“近有霍力士,大获名于上海。尝与美之大力士约比力。已而美力士不至,乃罢。后闻美力士闻华人搏时用足,又有手点B之法,而西人无之。与霍言,衣舍此二者乃可。霍以此传之师友,不能舍己之长,以短与人角,因此遂罢。”
汪康年是近代有名的出版家和政论家,与黄遵宪、梁启超等创办《时务报》,后又在北京办《京报》。汪氏提倡报纸讲真话,持公正立场,不该为赢得轰动效应捏造夸大事实;且当日恰居于上海。其记载当具一定的可信度。换言之,霍元甲与“大力士”乃是因为规则不同而约架未成。
霍元甲与“大力士”对比武规则之间的分歧,也可以在陈公哲的记载中得到印证:
“进商请形不时见于报端,沪人以为奥皮音示弱。公哲所知,西人拳击亦有数类,即Boxing 拳术Wrestling搏斗,Catch as catch can扭绊手足斗等,各有立场,不乱搏斗,以其各家手法不同,亦无从搏斗。后再约晤奥皮音力士,改用摔跤方式,以身跌于地分胜负,曾经数度商洽,订定条款,约期比赛。”
据汪与陈的记载,可以得知,奥皮音坚持比武用西洋规矩,不许踢,霍元甲则要求手足并用。不过汪与陈两人的记述也有出入,汪说“约架”未成,而陈则说双方最后同意摔跤决胜负,约好在张园比赛,但奥皮音失约——惟“数度商洽”等字眼,仍偷漏出双方在规则上确实存在很大的分歧。
汪陈两人的记述虽有出入,但都没有说奥皮音被“吓跑”。以常理论,霍元甲初到上海,比武之前并无名气,即使像陈公哲这样混迹“武林”的中国人也没听说过霍的大名,何况是一个到中国卖艺的外国人。说奥皮音被霍的威名吓倒,未免太过意Y。
顺便提及:电影中,霍元甲与日本人比武时,以M踪拳横扫日本人。今日之媒体提到霍元甲与日本武人之间的“较量”,也多有此类描述:“有一家日本人开的武馆。有一天,日本人给霍元甲送来一块写有“东亚病夫”的匾。霍元甲当即夹起匾来到日本武馆,将匾气愤地摔回去。日本人上来同霍元甲等人动武,结果被他们打得求饶。”
关于霍元甲与日本人比武,陈公哲有详细记载:
“上海蓬路一带,为日人聚居之所,三元里中有日人技击馆,因耳霍先生之名,约期研究,霍刘师徒如期赴约。进茶后,为论武术,且示崇仰之意,讨论至中日技击异同之点,彼等表示愿一较身手,以不损伤为原则。……复次再易一人,似为教师,体魄较前更大,估计重量,当在一百八十磅间,高矮与霍相若,交手数回,彼此皆难入殻。其后日人与元甲二人两手互执,为摔跤形势,日人以右足袭元甲右足,之背,既入元甲之马,上身乘势向后右方一推,衣求翻跌元甲。但技击形势,利害相等,日人与右跟袭霍右足之背其形势亦即元甲与右跟袭日人右足之背相等,其差异之点,乃中心定力,优劣之势,定于一线间。日人图袭元甲,元甲反击日人,由此日人之右足在未取得主动地位时,元甲已成主动,乘势一推,竟跌日人于天阶中,不幸断其右手。虽无心伤害,终不免于不怿。”
据陈公哲的记载,霍元甲与日本只是友好切磋武艺,并不如坊间传闻的夸张,更非前往日本武馆踢馆。切磋中不慎使对方受伤,霍元甲方面也颇感抱歉。
至于所谓的“东亚病夫”匾额一类的请节,则是全然没影的事请。事实上,霍元甲在上海主持的经武会,其幕后老板乃是革命党元老、上海青帮大佬陈其美,几个主要发起人,除霍元甲外,如农竹(葝孙)、陈铁笙等,都是同盟会成员;熟悉同盟会早期革命史者,当不难知道,自孙中山而下,长期与日本政界及在华日本浪人有着密切的联系。有这样一层背景,霍元甲应邀与日本技击馆进行友好切磋,也就不难理解了。■
(《武谈》聚贤理事会荐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