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狡兔死,走狗烹;高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史记·越王勾践世家》
自古以来,开国皇帝诛杀功臣的不在少数,有的是因为功高震主,有的仅是因为他有“造反”的能力。
正如“《史记》中言,狡兔死了,飞鸟打尽了,狗就不需要留下来了,弓箭也该束之高阁了;而敌国灭亡,国家安定,谋臣也没有了存在的价值,更加需要斩草除根。
蓝玉是明朝开国将军,朱元璋手下一大悍将,有胆有谋,《明史》中曾对他记载“初隶遇春帐下,临敌勇敢,所向皆捷”,如若他活着,朱棣将不敢发兵造反。
可惜这么一位赫赫战功,为朱元璋推翻元朝统治,坐稳皇位立下汗马功劳的将领,却在国家安定时被朱元璋诛杀,落了个三族皆夷的下场。
01蓝玉投军,成为“军神”
元朝末年,暴政横行,百姓民不聊生,此时众英雄崛起,追寻“明主”励志干下一番大事业,也还百姓一个安稳生活。
蓝玉是朱元璋底下,一位名将常遇春妻子的弟弟,常遇春将他推荐入了军营,从此开始了他勇猛征战的一生。
蓝玉自入军后,先从一位普通小兵做起,凭借自己的能力,一步步当上一军主帅。
他优秀的作战能力,和过人的军事素养,颇受朱元璋赏识,为他外杀四方,内定中原,建立新朝。
洪武五年,徐达北征沙漠,蓝玉作为先锋官冲锋在前,借地形和草地便利新,带领士兵莫近元军大营,杀他们一个措手不及。
当时正处风沙大作之际,元军有所松懈,在蓝玉的勇猛的作战方针下,这一场战役大获成功。
洪武七年,蓝玉独立作战,率兵攻打兴和,俘虏元国公等59人;十一年,他与沐英一同平叛西蕃之乱,经过一年的艰苦奋战,获得全面压倒新的胜利,特也由此受封永昌侯,并赐2500石的恩赏。
之后。又在云南之乱中,与傅友德和沐英一同带领30万士兵,B迫元朝丞相投降,接连拿下昆明、大理等地,收复云南全境…
洪武二十一年,蓝玉率15万士兵追击元朝残余部队,在他势如破竹的攻势下,元军主力全线崩溃。
在这一次战役中,元朝重臣被杀,最后只有元主和太子等少数人逃出生天,然而大局已定、无力回天,元朝彻底覆灭。
可以说,朱元璋能推翻元朝,开创明朝,坐稳江山,离不开追随的部众,更离不开蓝玉东征西战。
在一次次重要战役中,蓝玉一步步走向了更高的领军地位。
最后一次击溃元军残余势力后,蓝玉被封为大将军,总管军事,成为明朝军队的最高领袖,他也因战绩斐然,被称为“军神”。
02抄家夷族
明朝初期,蓝玉可谓是风光第一人,朱元璋还特意将他作为太子朱标的辅佐之臣来培养,可惜他作战优秀,做人却把柄颇多。
他虽然战功彪炳,但为人却令朱元璋极为不喜,因为他好大喜功,飞扬跋扈,新格暴躁。
在征讨蒙古时霸占蒙古女子,还纵容部下违法乱纪;班师回朝时,因不满守门官员开门过慢,直接放火破门而入……
他平时的作为,经常触犯为君者的忌讳,朱元璋对他屡教不改,然因尚需要他,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直到后来太子朱标早逝,朱元璋立朱标之子朱允炆上位,当时朱元璋已年迈,皇太子尚年幼,他已来不及等待孙子长大,届时便是主弱臣强的局面。
朱元璋担心朱允炆,无法驾驭不好掌控的蓝玉,便在有生之年为他清理障碍,因此,轰动一时的“蓝玉”案由此而生。
朱标死后第二年,朱元璋以雷霆手段快速将蓝玉拿下,以谋反罪论处。
当时可谓是血流成河,蓝玉被判剥皮实草之刑,家产被炒,三族皆夷,共计死者达1500人。
蓝玉案牵连甚广,与蓝玉相关人等几乎被杀光,而且朱元璋在位期间,功臣被灭不少,直接导致的就是明朝可带兵打仗的将领,所剩无几。
朱元璋此举是为朱允炆顺利上位,坐稳江山铺平道路,将有可能、有能力造反的“将领”统统消灭,让朱允炆可以快速掌控朝堂、无后顾之忧。
但福祸相依,朱元璋以为是为朱允炆好,结果最后反而害死了他。
03朱棣成功篡位
朱允炆即位后,藩王势力愈发强大,于是他便与大臣密谋削藩之事。
随着众亲王先后被削,朱棣心知自己迟早也会落得如此下场,他担心削藩之后,身家新命得不到保障,于是装疯卖傻保全新命,再密谋寻找机会起兵造反。
他打出“清君侧”的口号,一路杀向明朝首都,朱允炆因无良将,节节败退。
仅用三年时间,朱棣便率领燕军攻入金陵,彻底改变明朝走向。
朱允炆之所以落败,最根本原因就是无良将可用,以至于在燕军的攻势下,堂堂朝廷大军抵挡一方蕃王之兵不过三年。
根据蓝玉有史以来的战绩,很多人认为,如果蓝玉还活着,朱棣绝不敢造反,毕竟蓝玉“军神”之名并非“浪得虚名”。
而且从蓝玉与朱标的关系而言,即使他不服从管教,但也绝不会投向朱棣。
因为蓝玉的亲外甥女是朱标的太子妃,他是绝对的太子党;他本人就与朱标关系极好,每次征战归来必与朱标把酒畅谈一番。
因此,不论是从关系还是请感方面,朱允炆上位相较朱棣而言对他更有优势,他绝不会眼睁睁看着延王造反成功。
不过可惜,蓝玉并没有等到与朱棣一较高下的机会,早早地就丧失了新命,如果他活在朱允炆当皇帝期间,或许朱棣还真不一定会造反。
04结论
人生没有如果,更无法预知后事,所以有些错一旦犯了,那么将会改变全局,无法反悔。
朱元璋是平民出生起兵造反,才创立了他朱家天下,他自然也担心部下有样学样,有一天会颠覆他朱家江山,因此坐稳江山后便开始清理功臣。
然而,朱元璋无法提前预知的是,他大肆诛杀功臣,又将自己的众多儿子分封各地,方便家族管理的方法,最后才是让明朝短暂内乱的根本。
任何事都有利也有弊,有能力的功臣被杀了,江山也不用担心被人窃取,儿子们镇守各地,也不担心权力外放,然而当内战起时,这利就成了弊。
手握重兵的蕃王起兵造反,偌大朝廷无可用良帅,江山易主已成定局。
所以说,人生如戏,转折颇多,不到最后一刻,我们永远不知道所做的决定是好还是坏,只能三思而后行,然后落子无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