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兰台。
今天兰台和大家聊一聊清朝的王爷们有多惨。
有人会问了,清朝的王爷还惨?
怎么说呢?
和普通人相比,自然是幸福的,但是和明朝藩王比,那就惨太多了。
因为清朝吸取了明朝的教训,对近支宗室亲王实行名封,也就是名义上封王,但是实际没有兵、没有民,把爵位当做差事。
甚至,清朝中后期,皇帝为了解决闲散宗室和远支宗室的生计问题,宁愿让他们回东北老家,也不把他们安置在关内。
嘉庆帝对此还专门有一个说法:封建直省,其失俱在前史,更不必论矣。
而且有鉴于雍正在康熙朝晚年参与夺嫡这件事,从乾隆帝开始,严禁宗室结交外臣,乾隆帝最喜欢,一度被认为是最有可能继承乾隆帝皇位的皇长孙绵恩,就因为和一名五品小官交换了礼物,被乾隆帝直接罢黜了王爵,废为闲散宗室。
由此可见,清朝对近支宗室管理有多严格。
晚清亲王们
辛亥革命之后,有人问闲居大连的肃亲王善耆,说当时既然已经觉得袁世凯“狼子野心”了,为什么不干脆帮助摄政王载沣趁着袁世凯进宫,直接把袁世凯杀死呢?
善耆苦笑的回答到,我们宗室王公,别说在宫里杀人了,就是走错一步都是罪过,轻则罚俸,重则夺爵,我虽然是御前大臣,怎么敢在宫里胡来?
比如第二代怡亲王弘晓,乾隆帝就处处找茬,有一次弘晓站班站错了位置,乾隆帝竟然对弘晓百般奚落,甚至永远停了弘晓这个怡亲王的俸禄,革除他一切差使;没几天,又想起来任命弘晓为一等侍卫,要知道弘晓可是铁帽子王,他原本应该当领侍卫内大臣管这些侍卫才对,结果乾隆就是故意让弘晓当侍卫给自己站岗,还经常讥讽弘晓简直给他爹丢脸云云。
另外,清朝皇帝最喜欢干的一件事就是找茬罚款。
嘉庆四年有一条上谕显示,当时有郑亲王、果郡王、恒郡王、辅国公嵩椿七八万罚款还没有交完,嘉庆帝法外开恩,免去他们一半罚款,剩下的从他们俸禄里继续扣。
其中最惨的是当时的郑亲王乌尔恭阿,因为他是帮他祖父缴罚款的。
由于从雍正帝开始,清朝皇帝爱猜忌宗室高爵者,使得各个王爷都不敢存钱。
乾隆十三年,德沛袭爵简亲王,结果发现王府居然有好几万两银子的存款,他觉得吃不下饭,睡不好觉,德沛找来王府长史,告诉他,说这几万两银子“是祸根,不急消耗之,无异于祸于后人。”
说完后,德沛就赶忙把这几万银子先给王府上下发了奖金,然后把剩余的钱完全用于修建亭台楼阁。
几万两存银就把一个世袭罔替的铁帽子王吓成这样,可见清朝对宗室高爵者管理有多严格;乾隆帝的儿子成亲王永瑆曾在管理过户部和军机处,他攒下了80万银子的身家;居然被各宗室亲王觉得“哇,他居然能攒这么多钱?”
当时,世袭罔替的铁帽子王,礼亲王昭梿竟然觉得这是一个不得了的数目,还专门在自己笔记里记了一笔。
要知道,作为乾隆宠臣的和珅仅仅是现银和黄金就接近300万两。
由此可见,清朝亲王多么害怕被皇帝“惦记”。
晚清的宗室
清朝王爷们另一个比较惨的地方就在于虽然皇帝经常让某些亲王、郡王、贝勒代表他去安抚蒙古,出远门;但事实上清朝王爷们没有旨意是不能随便出京的,每十年可以请假出京一次,每十年哦。
大多数时候,这些亲王郡王都是被圈在京师的,而且还不能私下结交外臣,可以说日子并没有大家想象中那么好过。
对了,太平天国运动之后,所有宗室的俸禄被削减了50%,一直到清朝灭亡后没有恢复。
总而言之,清朝王爷们和普通人比,自然是幸福的;但是和明朝亲王比,实在太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