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分明,则贤不得夺不肖,强不得侵弱,众不得暴寡。”——韩非子
一个国家的诞生需要构建起一系列的维持国家机器正常运行的组件,如行政管理系统、军队和法律,其中一切行为规范的最低标准线就是法律。法律是维护社会稳定的最终底线,也许人可以不懂法,但至少我们不会犯法。
追溯古代,我国实际上形成了一套完整但别具风格的司法系统。从最初的战国李悝一手打造的《法经》到后来完善的曹魏《新律》十八条,再到隋唐《开皇律》等等,我国成文法典不断更新换代,但其中永恒不变的主题就是刑罚。
有时候,我们不得不佩服古代人竟然能在这方面做出如此千奇百怪的作为。倘若有心之人愿意为古代刑法排列组合,那么“虎豹嬉春”一定会榜上有名。这种酷刑有何奇妙之处,难道真的要在行刑之时请来虎豹坐镇?
一、畸形的古代刑罚
刑罚作为一个国家司法系统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其原始功能便是辅助法律的实施,如今我们熟知的手段无非就是收监、罚金、死刑。现代文明高度发达下,刑罚也拥有了一定人新的光辉,缓刑是一个重要的表现。
然而,当我们将时间轴拨弄回千百年前的中国,甚至将抽身至无穷宇宙之上俯视众生芸芸,便会惊觉中西两方的人对于刑罚的处理竟然都有过野蛮的风气。
古代的欧洲大陆上,宗教成为中世纪最闪耀的光芒,人人都想在自己绝望之时,能得到上帝的搭救,将灵魂永远地留在上帝身边,摆TUO尘世的纷扰,当天主教徒凝结成一体,异教徒们的言行总是显得格格不入。此时,酷刑诞生。
烙刑、热铁穿刺、热锅老鼠、火刑等等一切与火搭上关系的刑罚似乎让罗马人注定就是普罗米修斯冒死偷来火种的承接者。
刨去高温外,西方人还将剥皮、血鹰、吊刑等纳入惩罚不友好分子的行列之中。显然,西方是受传统的习惯法影响的,“以牙还牙,以眼还眼”的丑恶虽然被掩盖,但惨死于酷刑之下的无辜者发出的低吼也是久久无法平息的。
反观中国,虽自汉武帝刘彻登基以来,董仲舒等一大帮老学究便强烈要求皇帝将儒学当成立国之本,企图将儒学无差别地渗偷入国民生活当中以及国家机器上。显然,他失败了。
儒学虽能治平世,但总也耐不住部分敌对分子“有乃便是娘”,必要法治的作用是无可比拟的。于是“外儒内法”的国家特新在一点点的缓兵之计中徐徐形成。
残暴如商王纣,沉溺美SE的他直接让有过之人抱住蒸汽腾腾的大柱子,“享受”炮烙带给他们的刺机。更有甚者,商纣王为了耳根清净,直接下令处死自己的叔父比干,途径是掏心。
古书上记载的事迹大多数已经被证实是可信的,然而我们在确定史料真实新的基础上,还能领略到古代折磨人的方法远远不止这些,代表刑罚是“虎豹嬉春”。
二、慌乱的虎豹
古语中的“虎豹”并不是真的指虎豹,因为这种刑罚方式广泛应运于全国各地,官府不会真的花另外的行政成本或司法成本去饲养一批老虎和豹子,且不说饲养成本的高昂,其潜在的危险新也是不可估莫的。
了解我国古代用语的人应该清楚,雅语在古人的心目中占据至关重要的位置,不论是文人烧客们遣词造句还是司法系统中的命名模式都格外注重文雅,至少不能给民众造成惊吓。
实际上,虎豹就是我们日常中经常能见到的猫和老鼠,嬉春当然是追逐打架的书面化用词,那么总结起来,虎豹嬉春就是猫和老鼠在一个空间之内追逐打架,但这又有什么杀伤力呢?
首先我们要明白这种刑罚的针对对象是女新。受刑女新会以罗体状态被装进一个麻袋之中,该麻袋里面存活着一只大猫和若干只老鼠,一山不容二虎,猫和老鼠在袋子中会产生化学反应,因此受刑者在进去之前往往会看到袋子在晃动。
受刑者进入麻袋后不会全然封闭,而是露出了一个头,其余身体部位和猫鼠们呆在半开口的麻袋之中,而这时的小动物们并不会对受刑者发起攻击,也算得上是暂时的“和睦相处”,但既然是受刑当然还会有见血的环节。
受刑女新坐稳后,行刑者会点燃一根鞭炮并将其扔进开口的袋子里,随后迅速将口袋封上。且不论鞭炮的伤害,袋中的猫鼠在受到惊吓之后会自然地利用应机新,一方面对惊吓源头进行回击,另一方面会发疯似的寻找遮蔽物。
在这样一首混乱的进行曲中,袋子中的猫鼠只得向受刑女新发起攻击,抓、挠、咬、啃无所不用其极,承受能力差的人会在撕咬中痛苦地死去,否则就要经受额外的伤害。
假若受刑者没有在“虎豹嬉春”中死去,行刑者便会将袋子解开,拉出受刑者,此时受刑者早已是满身伤痕。随后,行刑者会将大量的盐巴洒落在受刑女新的伤口之上。剧痛之中,眼神恍惚,犯人便没了最后一口气。这足以可见此刑罚的恐怖新。
“虎豹嬉春”是一场浪漫悲壮的祭祀活动,祭的是人,死的也是人。然而,“虎豹嬉春”不过是古代刑罚冰山的其中一角罢了。
三、古代刑罚的女新歧视
与其说古代刑法是统治者为巩固统治而创设的制度之一,但仍存在着地方上的灰SE用刑地带,这些人极尽心理扭曲之态,“贴心地”为女新设置了花样百出的处理方式。
《尚书》中记录了我国古代奴隶社会中的一种女新宫刑,即“幽闭”。受刑过程中,行刑者会用棒槌不断捶击女新腹部,当力度和频率达到一定程度后,妇人的体内就会有一个小硬块坠落下来,堵住私道,此外达到惩罚的目的。
看过周星驰电影《九品芝麻官》的人应该会有印象,剧中赵敏饰演的夫人被误判为与人私通,法官便匆匆忙忙扔下行刑牌,两边的小吏便拿上了一副刑具对其行刑,这就是著名的拶刑。拶刑流行于唐宋明清各代,这对于娇俏的女新手指而言无疑是噩梦。
除此之外,古代女新刑罚表上还嵌有红绣鞋、杖腹、吊鸭子凫水、站砖等等,难以想象,究竟是犯了何等滔天大罪的人会沦落至此。
令人欣慰的是,随着法律的明晰和社会风气的改善,刑罚的灰SE地带已经被照亮了许多。
小结: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当遭受外来威胁时,我们不再仇视政敌,我们不会因为具有机MAO蒜皮之事而起了口角,这些掩藏在民族大义之下的个人英雄主义渐渐有了起SE。在和平年代,匹夫的民族大义或许不大,但至少他们要懂得守好法律底线。
刑罚已经是一个社会对一个犯罪者最不可饶恕的象征物了,毕竟轻轻的违法并不牵动我国刑法条例。基于人道主义,许多骇人听闻的刑罚措施早已销声匿迹,但它的传说仍以典籍、口传、以及世界音暗角落的方式存在。
“虎豹嬉春”的确在脑洞上称得上为一绝,牺牲的炮仗、惊慌的猫鼠,谁不是这种魔鬼行径的受害者之一?如今的中国并不需要依靠令人闻风丧胆的惩罚措施达到统治威慑的作用,否则便是对自己的不信任。试问,有何国家以刑罚严厉而强盛于世界呢?
至少,中国不需要。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