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误解多年的“包黑炭”其实是个“小白脸”
“开封有个包青天,铁面无私辨忠间。江湖豪杰来相助,王朝和马汉在身边。”
伴随着这首金曲被唤醒的,应该是很多人的童年回忆——电视剧《包青天》,随之而来的就是那脸黑如炭、额顶月牙铁面无私的包青天形象了。
受小说《三侠五义》、电视剧《包青天》等的影响,大多数人心中的包拯已经形成了一个固定的形象:
黑脸、额头有弯月,有执法团队师爷公孙策、带刀护卫展昭、贴身侍卫张龙赵虎王朝马汉,有龙、虎、狗三把铡刀,御赐尚方宝剑,铁面无私,善于断案。
其实,历史上的包拯并非面如黑炭,据传其“面目清秀,白脸长须”,是个不折不扣的小白脸。
合肥包公祠内还有刻有包拯肖像的古石碑,从中可以看出包拯皮肤白净,相貌端正,满面和善,和蔼可亲。
包拯的脸是怎么变黑的
正史中记载的包拯形象明明是个白面书生,为什么到了民间却变成了黑SE阎罗呢?
这主要还是因为民间传说和戏剧表演中,对包拯的重新“包装”。
包拯在宋仁宗天圣五年(公元1027年),中了进士,时年28岁。他先任大理寺评事,后来出任建昌(今江西永修)知县,后来因为年迈的父母无人照顾,他便辞去官职回家侍奉双亲。
他的孝心受到了官吏们称颂,连一代文豪欧阳修也肃然起敬,称赞包拯“少有孝行,闻于乡里”。
父母相继辞世后,包拯才重新踏入仕途,此时他任监察御史、知谏院、御史中丞等职。在此期间,他做得最多的就是弹劾当朝官员、举报违法行为以及为民请命。据统计,在他弹劾下被降职、罢官、法办的重要大臣不下30人,其中不乏很多王公贵族。
在百姓的心中,包拯就是铁面无私、为国为民的好官。在他们眼中,铁面无私的清官,就是脸黑不苟言笑的形象。而白脸则塑造成间臣贪官的形象,像曹草,而红脸则代表着忠臣形象,像关羽。
对于戏剧中包公额头上的“月牙”,也是民间为了塑造包拯形象,而将其神化成阎王一样让人害怕的角SE。
总之,包拯的形象在民间被神化了,这些故事传承至今,让我们以为这就是历史的真相。
包青天真的断案如神吗
包拯这个人,后世对他误解颇深,这不仅体现在他的颜值上,还体现在他的办案能力上。
包拯并非断案如神,相反的是,他有时候还是个糊涂官。
沈括的《梦溪笔谈》中就记载了:
一个平民犯了法,将要被处以杖打脊背的“杖脊”重刑,恰好又是开封府尹包拯审理此案。
为了减少处罚,他买通了府衙内一位负责杖责犯人的小吏。此小吏告诉罪犯:到时候包老爷的判决书当庭发下来,一定是我去执行杖责之刑,还没有开打之前,你就必须第一时间拼命地喊冤。然后小吏便大声训斥他说,老老实实接受惩罚吧,废话怎么那么多。
罪犯便与那个小吏合作唱了这出戏。
于是包大人一听小吏口出狂言,有仗势欺人的举动,就气不打一处来,把小吏打了七十大板。而对那位罪犯,包大人却有了不忍之心,将其轻判,随便打了几下便收工。
包拯之所以会得到后世之人如此之高的赞誉,主要还是因为他的铁面无私。
据记载,包拯任监察御史和知谏院时,弹劾举报了很多官员,尤其是贪官污吏。如淮南转运使张可久利用职权贩卖私盐,三司使张方平低价购买辖区内富民的房产,汾州知州任弁指使军士为自己制约1600匹驼MAO缎子,宋仁宗亲近的太监阎士良监守自盗违法等等。
包拯在惩办贪污案件中,其中最有名的一个案件当属王逵榨取老百姓钱财的事。
官员王逵因诈取老百姓钱物,机起了民变民反,随后他派兵镇压,杀了很多无辜的百姓。但由于王逵朝中有宰相陈执中、贾昌朝罩着,宋仁宗也十分赏识他,一是无人敢动王逵。
包拯七次上书宋仁宗要求法办王逵,最后直言上谏:“今乃不恤人言,固用酷吏,于一王逵则幸矣,如一路不幸何!”最后宋仁宗不得不罢免了王逵。
中国古代一直有一句话叫做“天子犯法与庶民同罪”,然而在等级森严的封建王朝,这句话几乎等同于虚设。
连战国时期主张改革变法的“一代目”秦孝公的太子,也是后来的秦惠文王犯法,都不罚他转而让老师受罚。要知道,秦国当时变法改革的决心可是以血流成河写铸的。
这一事件在司马迁的《史记·商君列传》有记载:令行于民期年,秦民之国都言初令之不便者以千数。于是太子犯法。卫鞅曰:“法之不行,自上犯之。”将法太子。太子,君嗣也,不可施刑。刑其傅公子虔,黥其师公孙贾。
可见,在如此等级森严的社会中,能够不畏强权地去追求公平公正,是多么的难能可贵,这也无怪乎百姓都将包拯称之为“包青天”。
或者也正因为如此,他创下了为官26年升迁27次的记录,这在中国历史上都十分罕见。
无论历史的真相如何,包拯的确称得上是为国为民的好官,而他的形象,也是寄托着中国古代老百姓对美好生活的一种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