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末年,群雄逐鹿中原。其中,就刘备和公孙瓒来说,无疑是大家熟悉的两位诸侯了。一方面,在东汉末年,公孙瓒得到涿郡太守赏识,将女儿许配给他。后逐步做到中郎将,以强硬的态度对抗游牧民族,作战勇猛,威震边疆。初平四年(193年),公孙瓒击杀刘虞,并挟持朝廷使者,得到了总督北方四州的授权,成为北方最强大的诸侯之一。他与袁绍多次相争,初期占据优势,但在龙凑之战后,公孙瓒锐气顿减,采取自保战略,逐渐失去了部下信任,被袁绍击败。最终困于高楼,引火自焚。
另一方面,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刘备于赤壁之战后,先后拿下荆州、益州,建立了蜀汉,而后因为关羽被东吴所害,刘备不听群臣劝阻,执意发动对吴国的战争,结果兵败夷陵,最终于章武三年(223年)病逝于白帝城,终年六十三岁,谥号昭烈皇帝,葬惠陵。值得注意的是,对于刘备和公孙瓒这两位诸侯,在东汉末年都是卢植的学生。作为刘备和公孙瓒的老师,卢植在东汉末年曾参与黄巾起义的平定,敢和董卓正面抗衡,最后被袁绍拜为军师。
一
首先,俗语有云,名师出高徒,作为刘备和公孙瓒的老师,卢植自然是有自己的过人之处的。卢植(?-192年),字子干,涿郡涿县(今河北省涿州市)人。卢植新格刚毅,有高尚的品德。师从太尉陈球、大儒马融等,为郑玄、管宁、华歆的同门师兄。其中,华歆后来成为曹魏大臣。曹丕即王位,拜华歆为相国,封安乐乡侯。曹魏建立后,相国这一官职改称司徒。魏明帝即位,升任太尉,晋封博平侯。也即从官职上来看,华歆在曹魏已经位极人臣了。卢植学成之后,返回家乡涿县教学,门下弟子有刘备、刘德然、公孙瓒及高有等。在东汉末年,州郡屡次征辟卢植,他都不应。
直到建宁(168年-172年)年间,被征为博士,才开始步入仕途。熹平四年(175年),扬州九江郡蛮族叛乱,朝廷认为卢植文武兼备,于是拜他为九江郡太守。卢植到任后,很快便平定叛乱。之后,卢植因身体健康原因而辞职。在中国古代历史上,特别是唐朝之前,文臣武将的界限不是非常明显。所以,对于卢植等人才,往往都是文武兼备,也即一方面能治理一方,另一方面也能够率军征战。光和七年(184年)二月,冀州钜鹿郡人张角发动起义,史称“黄巾之乱”,天下有八州响应,朝野震动。
二
面对黄巾之乱,东汉朝廷自然需要征召大量人才来平定叛乱。于是,汉灵帝便拜卢植为北中郎将,命护乌桓中郎将宗员任其副手,率领北军五校(即屯骑、越骑、步兵、长水、色声五营)的将士,前往冀州平定黄巾军。对于黄巾军来说,以张角等人为首领。而在冀州一带,卢植连战连胜,张角率军退守广宗县,据城死守。卢植率军包围广宗县城,并挖掘壕沟,制造攻城器械,准备攻城。对此,在笔者看来,卢植距离攻破城池,可谓只有一步之遥了。
不过,在这个关键时刻,有人妒忌卢植的功劳,于是向汉灵帝陷害卢植。在此基础上,汉灵帝不分青红皂白,就下诏免除卢植的职务,并用囚车押送回雒阳,判处无期徒刑(减死罪一等)。在卢植被免职之后,朝廷拜董卓为东中郎将,接替卢植在冀州平定黄巾军,但董卓战败。同样是对付黄巾军,久经沙场的董卓,反而比不上看似文弱书生的卢植。在平定黄巾之乱中,皇甫嵩这位将领立下了大功。不久之后,皇甫嵩返回雒阳后,上书给汉灵帝,将平定冀州黄巾军的功劳推给卢植,于是卢植官复原职,仍任尚书。
三
中平六年(189年),汉灵帝去世。对此,在笔者看来,汉灵帝的驾崩,一定程度上加快了东汉王朝的灭亡速度。因为在接下来的几年时间中,董卓将篡夺大权,并废立皇帝。虽然一开始大将军何进掌握了朝廷大权,但是,何进听信袁绍等人的建议,意图铲除宦官,甚至征召并州牧董卓进京,卢植知道董卓必为后患,竭力劝阻,而何进不听。也即早在平定黄巾之乱的时候,卢植就对董卓这个人有所了解了。不过,非常可惜的是,卢植的劝谏,大将军何进根本没有听进去。同年八月,何进被杀,董卓进京,篡夺了东汉朝廷的大权。
董卓意衣废黜少帝刘辩,拥立陈留王刘协为帝,便召文武百官商讨,当时无人敢言,只有卢植独自一人出来反对。也即文武百官之中,只有卢植和后来的袁绍敢与董卓正面抗衡。当然,因为种种顾忌,董卓虽然意衣除掉卢植和袁绍,却都没有成功。在卢植跳出来反对自己后,董卓大怒,下令将卢植处死,蔡邕为其求请,而议郎彭伯也赶紧出来劝阻董卓说:“卢尚书是海内大儒,士人之望!如今若杀他,天下人都会震惊失望。”董卓这才作罢,仅将卢植免职而已。
四
最后,当然,卢植明白董卓不一定会自己一条生路。不久,卢植以年老身体不适为由,请求返回家乡涿县。等董卓批准后,卢植便走小路离开雒阳,董卓果然派人追杀而不及。卢植便隐居在幽州上谷郡,不问世事。对此,在笔者看来,卢植虽然是一位儒生,但是,他这个人还是会灵活变通的,也对人心具有深刻的洞察能力,这无疑是比较另类的。初平二年(191年),袁绍取得冀州,拜卢植为军师。
对此,在笔者看来,袁绍之所以拜卢植为军师,并不是像刘备重用诸葛亮一样,将其放在身边,也即袁绍主要是借助卢植的名望,以此巩固自己在冀州的位置。毕竟在此之前,袁绍是从冀州牧韩馥手中强取豪夺,这才占据冀州的。名不正则言不顺,袁绍自然要对冀州的名士虚心求教了。初平三年(192年),卢植逝世。临终前,他让儿子挖土B薄葬,不用棺木,仅留贴身单衣而已。建安十二年(207年),丞相曹草率军北伐乌桓,途径涿县,下通告称赞卢植的生平,并派人为其扫墓。对此,在笔者看来,这很可能是卢植的同学,也即华歆给出的建议。彼时,华歆是曹草身边的谋士之一。当然,纵观卢植的一生,他也确实值得后人的敬重,正如曹草所言:“故北中郎将卢植,名著海内,学为儒宗,士之楷模,国之桢干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