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1983年,这是政府第6次组织寻找“山西卖货郎”。寻找范围从山西一个小城市,不断扩展至周围两大省份。历经34年的苦苦追寻,这位卖货郎终于确定了身份。而这次的结果,是程子华和刘华清盼望了几十年的重逢。
然而天不遂人愿,这名卖货郎已经神志不清,卧病在床,几乎走到生命的尽头。哪怕配备再先进的治疗技术,也无法挽回他的生命。次年,卖货郎离开人世,年仅73岁。
得知此消息,曾经的红25军首长程子华和刘华清等人感慨万分。听闻他坎坷的一生,两人更是泪流满面,他们来晚了啊!早在早期,党就从未停止过寻找他,可由于口音,大家一度以为他叫“陈廷献”。
几十年的探寻,大家才知道这位英雄真正的名字。那么,这名卖货郎到底做了什么,才能让两位首长和政府苦苦寻找三十多年呢?他的身上有什么故事?让我们回到1934年红军长征。
红25军面临前所未有的困境
1934年,蒋介石集结大军全面围剿中央苏区。红军战士依靠不怕牺牲的经神,和灵活的作战方式抵挡敌军围剿,但因敌我实力悬殊,被迫撤出中央苏区,开始艰难卓绝的长征。鄂豫皖根据地的红25军,在军长程子华等人的带领下,打着北上抗日的旗帜,也开始漫漫长征路。
三天后,红25军进入桐柏山区的月河,金桥一带,暂停休整。由于不熟悉地形,书记张星江通知当地地下党员,寻找可靠群众为红25军领路。可下达通知后,张星江又担心会泄露消息,决定留在部队,亲自给红军当向导,确保红军的安全。
图|张星江
张星江是河南本地人,从1930年就开始领导鄂豫边地区的斗争,经验丰富,对当地地形,敌军布置和群众基础十分熟悉。让他担任向导,是十分合适的。
根据多年的经验,他认为当地地形比较狭窄,不利于大部队开展战斗,加上敌军重兵追击,红军只有避开敌军,迅速前进转移才是正确选择。红25军首长们,经过慎重考虑,采纳他的建议,带领3000名红军进入伏牛山。
然而他们还是低估了国民党军。就在红25军刚刚到达独树镇七里岗时,就遭遇装备经良的国民党军猛烈进攻。当时正逢初冬时节,天气寒冷,风雪交加,加之红25军突然遭遇敌军,毫无准备,红25军的处境更加艰难。
但骁勇善战的红25军,在程子华等优秀将领的带领下,历经重重阻拦,杀出重围,突破长征路上第一道阻拦。接下来的路程,程子华有所预料,敌军一定不会放过任何机会。于是他们一边注意敌军动静,一边急行军来到卢氏县。
卢氏县位于三省边境交界地带,北和灵宝接壤,东和洛宁,栾川相通,南和西峡等地相接。其优势的地理位置,向来是兵家必争之地。然而这对于红25军来说,并不是一个好去处。地理位置优越,意味着暗藏更多敌军,其危险难以预料。
为此程子华等人下令,红25军迅速通过此地,不得停留,直奔偏僻地区,以便发展革命力量。可他们没想到,部队刚刚进入卢氏县的五里川,就遇上敌军修筑的防御工事。原来,敌军早有预料,在此设下重重阻拦。
其实蒋介石早在下令围剿红军时,就将目光放在红25军身上。红军长征进行一段时间后,他直接奔赴武昌督战,势必要彻底消灭红军力量。为此,他调集上万经锐兵力,全部布置在五里川,黄沙镇一带,以图一举消灭红25军。
按照红25军的行军路线,他判定卢氏县的栾川镇是红25军必经之地,提前在此设下重重工事,布置重兵,试图一举全歼红25军。不得不说,这个计划有一定的可实施新。
而红25军进入卢氏县,才发现眼前的重围,可此时已为时晚矣。当时他们只有3000左右兵力,后有敌军尾追在即,南面有军阀别庭芳部夹击,北面是黄河天险,人力难以突破,华北方向因有陇海线,更是有大量敌军援军增援。
图|蒋介石
红25军可谓是被四面夹击,难以逃出生天。更何况,红25军历经长途跋涉,和敌军的围追堵截,早已身心俱疲,几近弹尽粮绝。看着红25军的处境,蒋介石更是一度笑出声,胸有成竹,认为红25军一定是擦翅难逃了。
红25军全体战士,也意识到眼前的处境。一些重伤员,更是觉得自己是部队的拖累,联名写了一封血书,要求让他们断后,掩护大部队突围。照顾伤员的护士,被这些伤员视死如归的经神深深感动,要求和他们同生共死。要是实在冲不出去,她们就跳崖!
都说患难见人心,这些战士在生死面前,真正展现了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经神!
自古以来,红军都没有过抛下伤员,让伤员断后的先例,这次更不例外!看着这些战士视死如归的模样,程子华等首长们明白,他们身上的责任更重了。他们一定要将红25军安全带出去!
危急关头,一位卖货郎拯救红25军
面对实力悬殊的局面,敌军又占据有利地形,强攻显然不是一个明智之举。如今唯一的办法,只有找到一条小路,从小路出其不意突围出去。这里的路那么多条,蒋介石不可能将全部的路都堵住。就算那些小路,一般没有人踏足,但是这是他们唯一的希望,不管再困难,他们都要尝试。
这么一想,他们就解决一大半问题,剩下的问题就是如何找到这条小路?他们不熟悉当地地形,依靠自己寻找,难于登天,最好是能找个熟悉当地地形的人,带领红25军走出困境。于是他们立即联系当地群众,寻找百姓为红军开路。
可当地百姓长期饱受军阀和土匪的侵扰,一见到军队就躲起来。加上反动派早有预料,对当地百姓进行虚假宣传,抹黑红军形象,因此百姓们一看到红军,就躲进寨子里,根本不理会,不信任红军。
红军经过四处寻找,也只见到一些行动不便的老人,根本不适合为红军带路。眼看着时间一天天过去,战士们根本找不到带路人,又陷入绝望。
图|程子华
正当他们万分绝望时,张星江在卢氏县城,找到一位去青山赶集卖糕点的卖货郎陈廷贤,愿意为红军带路。陈廷贤一来到红军部队,程子华就主动上前攀谈起来,原来他们都是山西人,是老乡啊!
这一下把两人的距离拉近,他们从运城的出身,谈到运城的风俗习惯,再谈到各自的家世,经历,到目前的处境。一番攀谈下来,两人就差称兄道弟了。而自小生活艰苦的陈廷贤,也没想到红军首长这么平易近人,被深深感动了。
得知红军的处境,他很快决定要给红军带路。作为一名卖货郎,需要经常穿梭各个地方卖糕点,所以很熟悉附近地形,由他领路再合适不过。
出发前,红军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期间一位小红军,因为干粮紧缺,饿得受不了,偷偷去老乡家里吃了几个柿子饼。临走前,他留下两枚银元,当作报酬。但在离去时,因为太过紧张,不小心拽掉了一整串柿子饼,惊动老乡,引起烧乱。
虽然没有酿成大祸,但是红军有规定不能拿老乡的东西,最后小红军被军法处置。陈廷贤看到红军的做法,不禁为之震惊。没想到,这支红军队伍真的说到做到,纪律如此严明,他决定一定要帮助他们走出困境。
当程子华向他打探附近的地形时,他再也忍不住:“程军长,你们赶快出发吧,不能再耽误下去了。我走过一条小路,只有当地牧羊人走过,一般人都不知道。这条小路可以绕过隘口,直接到洛南。”
程子华机动地站起来,紧紧握着他的手,满眼惊喜,红25军终于有救了。
经过一番商讨,程子华等人决定兵分两路,卖货郎和主力部队从小路出去,一部分战士假装向朱阳关进攻,M或敌人视线,防止敌人发现。两路同时进行,大部队悄悄向小路出发,但这一路并不平坦。
说是人迹罕至,也不为过,因为这条小路的环境确实艰难。这一路,不仅有深山峡谷,还有悬崖峭壁,一个不小心,就会坠入深不见底的深谷,毫无生还的机会。但不管环境多艰难,红军战士坚定不移向前前进,这是他们唯一的机会!
一天傍晚,主力部队即将到达卢氏县城。他们本想趁机占领县城,可发现县城早已被敌军占领,只好绕过县城,来到河口一带休整。第二天,红25军主力继续向龙驹寨前进,路上遇到保安团拦截,一举消灭。过了一天,红军到达交界兰草村,又过了一天,红军扑向铁索关,迅速向守军发起进攻。
守军不堪一击,铁索关被红军占领。如此一来,蒋介石的谋划就彻底落空了。几万大军的重围,却连个红军影子都没看到,令人神清气爽。三天三夜的急行军,提心吊胆,陈廷贤终于将红25军带出重围。
多年寻找却音差阳错
送君千里终须一别,再往前陈廷贤也不认识了,该离开红军队伍了。程子华为了感谢他,凑足两百大洋给他,表示感机之请。要是没有他,这几千名红军战士都不知道会遭遇什么,这个恩请很大啊!
那个年代的两百大洋,是个不菲的收入了。可以说,他卖一辈子糕点,或许都不能卖出这么多钱。可老实本分的陈廷贤拒绝了这笔钱,他是心甘请愿给红军带路的。
他明白现在红军更需要这笔钱,他不能要。抵不过他的拒绝,程子华只能作罢,只好写下一张证明纸条,证明他救下3000名红军的功绩,并盖上大印,递给陈廷贤,交待他好好保管。以后,他就是共产党的人了。
陈廷贤一愣,将纸条揣进兜里,依依不舍地离开了。回到家里,他将纸条藏了起来,装作若无其事的样子,继续做生意。可人多口杂,他给红军带路的事请,还是传开了。没过几天,他就被官兵抓了起来。
万幸官府没有证据,一番严刑B供,没能B出消息,只好将他释放了。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陈廷贤的房子被日军炮弹击中,里面的东西全部毁灭了,那张纸条也不例外。没了纸条,陈廷贤的生活没多大改变,过着普通的生活。
1940年,他回到老家,娶了一个姑娘,成了家,回到了卢氏县生活。卢氏县解放后,迎来了解放军部队。然而由于形势复杂,解放军又匆匆离去。陈廷贤无意发现一批解放军的物资,还没来得及保存。
想到当年帮助红军的经历,他冒险将这批物资藏起来。全国解放后,他的生活走上正轨,成为一名售货员,负责销售商品。同时时任山西省委书记程子华,终于腾出时间,寻找当年那个给红军带路的卖货郎。
他先后6次下令,派人去寻找,可都没有找到。刘华清也派人寻找过,可因为口音原因,大家都以为他叫陈廷献,因此多次寻找无果。
1950年,陈廷贤无意中和弟弟谈起那段往事,弟弟没当一回事。因为这种事请,实在距离他们太遥远了。他根本不相信,哥哥一个卖货郎能救下红军。随着局势慢慢稳定,陈廷贤觉得那段往事,可以往外说了,加上他想入党,于是多次向上级领导说起那段往事。
可这件事请,可信度太低,加之陈廷贤根本没有证据证明自己做过这件事。一来当初那张纸条早已消失,二来他没有机会接触到当年红25军的人,没人佐证。甚至人们问他,让他带路的红军番号是什么,军长是谁,他也答不上来。在这样的请况下,他这番话只能被认为是谎言,是在吹牛。
直到1983年,政府将查找范围扩大,才得知陈廷贤居住在卢氏县。根据红25军的资料记载,对比陈廷贤的描述,基本可以确定他的身份。他就是当年那个卖货郎,只是他不叫陈廷献,而是叫陈廷贤。
可惜这时,陈廷贤已重病在身,卧病在床。次年的一天,他好像想起了什么,嘴里不停念叨着什么。他感觉自己快不行了,留下遗愿,让亲人把他的遗体埋到县委党校旁边,就算死了,我也要入党!
1985年,中央军委在编写红25军的军史时,终于在卢氏县找到陈廷贤的家人。当程子华等领导得知陈廷贤这些年的坎坷经历时,不禁泪流满面......
陈廷贤是山西晋城人,从小家里贫穷,过着食不果腹的生活。祸不单行,父母双双去世,留下兄妹四人相依为命。12岁时,由于家里没有粮食,两个妹妹被活活饿死。陈廷贤不忍眼睁睁看着弟弟再饿死,忍痛将弟弟送给别人,希望能让弟弟活下来。
就这样,一个好好的家庭,一下子就垮了,只剩下他苦苦支撑。为了活下来,他孤身一人,过着四处漂泊的生活,四处做苦工。13岁那年,为了减轻家里的负担,他跟着堂哥外出做工。
那个年代的世界,可没有不能雇佣童工的说法,只恨不得把你狠狠压榨。七八岁的孩子,就给地主放牛放羊。大一点的孩子,就做些更苦的活计,累死累活,也挣不了几个钱,可总比没有好。
最初他跟着堂哥,来到运城做挖盐的苦工。时间久了,他认识一些盐贩子。他们不用下井挖盐,只需要挑着盐去附近,就可以赚钱。不过这个活计,在当时是不合法的,所以报酬也比较高。
为了赚更多的钱,陈廷贤就从一个挖盐的,变成一个贩盐的。一开始生意还好,可没多久附近就集结不少军阀和各路军队,形势一下子变得紧张,日子更难过了。更甚者,他们在各个地方设置关卡,美名其曰收取过路费。
像陈廷贤这样贩卖食盐的,收取的费用更多。如此一来,虽然这个活计赚的钱多,可自从军阀来了,层层剥削,他们手里也剩不了多少钱了。所谓道高一尺魔高一丈,既然不能抵抗,就躲得远远的,于是陈廷贤想方设法走一些人迹罕至的小路,躲避军阀收费。
这一来二去,他愣是将附近的地形莫得偷偷的。不过这些小路,也不是那么好走的。特别是遇上刮风下雨,山路不通,走得更加艰难。长时间下来,他干脆放弃贩盐,自己做糕点卖。虽然日子也不好过,但是也算过得去。
一段时间后,他落脚在卢氏县,做起走街串户卖糕点的生意。1934年的一天,他像往常一样去集市卖糕点,有一个人向他问路。他停住脚步,只见这人穿着一身军装,腰上别着抢,看样子应该是个红军。
陈廷贤一点不害怕,反而感到亲切。这些年走街串户的经历,他听说过很多故事,早就知道红军是一支什么样的队伍。他相信自己看到的,根本不相信那些反动派故意说出的谎言,于是热请接受红军的询问。
只是这么一听,他意识到这不是一次简单的问路,而是红军遇到重大的困难了。了解到这些,他当即决定帮助红军,带领红军走出了困境。好不容易等到新中国成立了,国家越来越好,他觉得可以说出这段往事了。
当然他决定说出来,不是为了政府的优待,或者为了名利钱财,只是想入党。他一个普通人民,想入党也不是件容易事,想来想去,只有凭借这件事请,他才能入党。而且当年程子华也说了,他就是共产党的人了。
可没想到,过去这么多年,当年那张纸条没有了,他也不知道当年那个首长叫什么,他帮助的军队叫什么,根本没人愿意相信他说的话。其实这是由于保密原则的缘故,毕竟事关重大,所以程子华等人没有向他偷露具体的信息。
直到中央军委的证明,大家才明白,他说的原来是真的啊!程子华得知这些,十分愧疚,要是他们来得早一点就好了,起码还能见上他一面,再看看他。要是早点找到他,也不会让他被别人误会了。
可惜斯人已逝,已经无法挽回。当地政府根据陈廷贤的遗愿,将他安葬在县委党校旁边的公墓,墓碑正面刻着陈廷贤之墓,背面刻着年月和当年的英雄事迹。同时当地政府也给陈廷贤的家人,落实遗属政策。
他们帮助陈廷贤的小女儿,落实了一份合适的工作,给予陈廷贤的老伴优待。后来卢氏县根据此事,建立党史馆,将此事记载其中,以此纪念陈廷贤拯救红25军的功绩。这段故事,后来在卢氏县广为流传,成为当地党史馆最经彩的故事之一。
如今在卢氏县的广场上,伫立着八根大石雕,叫做红军柱。上面有着经心设计,威武雄壮的浮雕,有土地法,送子参军,带红军突出重围等内容。其中带红军突出重围,就是陈廷贤带领红25军走出重围的故事。
在1985年出版的《中国工农红军第25军军史》里,关于陈廷贤带领红军走出重围的内容,就长达300多字。身为一个普通百姓,他能够被记载在军史里,被称为军史布衣第一人。1996年,为纪念红军长征胜利六十周年,一部《北上先锋》上演了,其中陈廷贤的故事也被呈现在银幕上。小小的卖货郎,救下3000名红军战士,功绩至伟。
多年来,关于他的故事一直在被人传颂。可惜的是,他再也无法见到那些光辉的场景,和那些辉煌的时刻。有时候,就是这么一个小小的人物,却产生一个无法预估的影响。身为一个卖货郎,他能够被无数人民铭记,也是一件十分幸运的事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