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3月,浙江省温州市苍南县五凤乡南山头村突然火了!这个原本偏僻的小村庄,来了一支由考古学家、历史学家组成的专家队伍。大咖云集,引起了一阵不小的轰动。村民们纷纷猜测,这些专家、领导,到底为何而来?难道,这里出了什么大事?
原来,专家们听闻南山头村有一座皇墓,村民们世代虔诚守墓,奇怪的是,千百年来,这些守墓人,竟不知道自己守的墓中是何人!于是,专家组决定深入实地走访调研,考证皇墓主人的真实身份。
守墓千年,竟不知所守何人
这座千年无名皇墓,坐落在五凤乡南山头村、浙东最高的括苍山,主墓海拔约为400米,背靠山坡,坐北朝南,四周用青石垒筑了一道四米多高的围墙,墓地直径大约二十米。
主墓下方是五级明堂,各级明堂错落有致,分别落差一米到四米不等,第五级明堂宽达四十二米。明堂下方还有一个长宽各二十米的大水池。古墓周围山川秀美,溪流蜿蜓,茂林修竹,绿意成荫,风景十分M人。虽然皇墓年久失修,但也难掩它的气势恢宏。
然而奇怪的是,这么一座气势恢宏的古墓,却没有碑文和任何文字记载,只是被村民们叫作“皇帝墓”。
如今,墓边上已建有几间民房,民房里住的一位77岁的老人张廷吞,老人身材枯瘦,面容慈祥,经神矍铄。自张廷吞记事起,每年清明、中元、除夕等节日,他都跟随着家里的长辈祭拜皇帝墓,总是祭拜过皇帝墓以后,才祭拜自家的祖先。
张廷吞小时候问过父亲:“这也是咱们的祖先吗?”
“不,这是皇帝墓。”
“里面是皇帝?”
“这墓这么大,不是皇帝才住得起嘛。这里面啊,肯定住着咱村里的贵人,保佑着咱全村,我们都要敬他。”
于是张廷吞遵循着祖祖辈辈的传统,谨记着先辈的教诲,年年月月守着皇帝墓。逢年过节,张家人都坚持祭祀仪式。
张廷吞说,这皇帝墓有灵新,还发生过一些怪事。
有一个村民,见古墓堂皇气派,便想沾一沾皇墓的风水,改变一下自家的运势。于是,他偷偷把自家的祖坟迁到了皇墓上方。岂料,这家人的运势不但没有变好,反而霉运连连,家里的怪事一件接一件。
不是家里失窃,就是家里的禽畜横死,家里的老人还得了怪病,久治不愈……后来,这家人经人指点,连夜把祖坟迁走,家里的怪事才慢慢平息。
张廷吞回忆道,最初,村里人都是怀着祈求庇佑的心态去祭拜皇帝墓,后来,发生了一件事,这事以后,大家就自觉地把守墓当作应尽的义务去对待了。
原来,早在上世纪80年代,村干部想在皇帝墓附近修个公墓,结果施工人员在距离四五十米高的山坡上,竟然挖出了两个空墓!墓中有两个悬棺用的铁钩环,但是悬棺却不知所踪。经过考证,这两个空墓修建于明朝。修公墓的计划不得不中止。
这桩诡异的事件让村民们浮想联翩,他们推断,村里一定是出了盗墓贼。尤其是那个年代,盗墓风盛行,但凡富裕一点的大户人家的墓都被盗了个空,更别说是古墓皇陵了。村民们真正担心的是,盗墓贼的下一个目标是这座令人瞩目的皇帝墓。
千百年来,南山头村风平浪静,无灾无患,村民们认为这都得益于皇帝墓的庇佑。为了保护这座皇帝墓,村民们有了一种使命感,自发自觉地守护着古墓。而张廷吞一家,更是搬到了皇帝墓边上,日夜守护着这座不知名的皇墓。到张廷吞这一代,已经是张家的第七代守墓人了。
揭开皇墓主人的神秘面纱
虽然村民们文化水平有限,因古墓之大而称之为“皇帝墓”,但专家组经过实地察看,这皇帝墓名不虚传。尽管古墓历经一千多年早已废旧,但从坟墓垒砌的青石看来,并不是一般的当地石材,而是从外地运送而来,在当时,这项工程可以说是十分浩大。而且从修建工艺来看,古墓十分经美考究,另外,从古墓的规模和空间布局来看,符合古代帝王对风水的讲究,绝不是一般的坟墓。
与此同时,人们更好奇的是,这皇帝墓的主人,到底是哪朝哪位皇帝?为此,各级领导干部和有关专家学者,进行了深入调研。他们推测,这极有可能是吴越国君忠懿王钱俶的坟墓。
专家组按时间推算,大约在一千多年前,浙江省是五代十国时期吴越国的辖境,当时在位的君王正是忠懿王钱俶。民国《平阳县志》有记载说,钱王墓就在归仁乡松山。
这位钱王,说的就是忠懿王钱俶,而归仁乡松山,就是今天的五凤乡南山头村。又有史籍显示,其实早在公元967年,忠懿王钱俶在巡视如今五凤乡南山头村一带时,被这里的秀丽风光所吸引,于是在有生之年就早早作了准备,在此修建陵墓。
忠懿王钱俶,是五代十国时期吴越国最后一位君王。当时,吴越的辖境是现在的浙江、上海、江苏东南和福建东北。钱俶在位时,励经图治,比起五代十国的其他国君,他最大的优点是识时务、知天命。为了避免吴越战乱,钱俶始终服从中原。也正是因为这样,吴越国成了朝代更迭的乱世中唯一一个富庶安宁之地。所以到了宋朝,才有了“上有天堂,下有苏杭”之说。尤其是当时的杭州城,在钱俶的治理下十分繁荣,现在人们所熟知的西湖雷锋塔,就是钱俶所建。
宋朝平定了南唐后,本打算一鼓作气攻下吴越,钱俶得到消息后,不愿看到自己的属国因战争生灵涂炭,而且,他深知毫无与中原作军事对抗的可能。于是,钱俶亲自到朝廷拜见宋太祖赵匡胤,并献上吴越国的地图,以示臣服之意。此后,钱俶每年向朝廷进贡大量财物,每三年朝见皇帝一次。钱俶的一意求全,换来了吴越人民的安居乐业,钱俶因此也受到广大百姓的爱戴。
墓址之争
关于此地是钱王墓的推测,专家组成员很快提出了不同看法。因为专家组查阅了大量史料,其中《宋史》中记载的是,忠懿王钱俶死后,被安葬在洛阳邙山。所以,苍南县南山头村这个,真的是忠懿王钱俶的墓地吗?
钱俶究竟葬在何处,这就不得不提他的死。钱俶一生平安显赫,是为数不多受到善待的亡国之君。他一直活到60岁,在60岁寿宴上暴毙身亡。
关于忠懿王钱俶之死,专家组搬出了学术界的两种说法,一种认为钱俶是在寿宴上,喝下宋太祖秘赐的毒酒中毒身亡;另一种说法是,钱俶对宋朝忠心耿耿,而宋朝皇帝对钱俶十分赏识,钱俶的死并非皇帝狠下毒手,而是突发疾病死亡。
很快,专家组就推翻了钱俶被毒死的说法,原因有几点,首先,钱俶在对待宋朝的态度上,在入宋前后始终对皇帝忠心耿耿,恭谨如一。为了得到皇帝的信任,他千方百计、逐年追加预算向朝廷进贡巨额钱财物资。
后来,钱俶出兵助宋攻打南唐。当时,南唐后主李煜派人送给钱俶送信说:“今日无我,明日岂有君?”提示他唇亡则齿寒。但钱俶早有思想准备,把李煜的书信呈给宋太祖。宋太祖念他忠心,特别恩典封钱俶之妻为吴越国王妃,开了异姓诸侯王妻封妃的先例。
其次,宋朝皇帝,从太祖到太宗,对钱俶都是礼遇有加。有一次,宋太祖请钱俶参加宴会,宴席上只有太宗和秦王陪同。借着酒兴,太祖让三人以兄弟相称,吓得钱俶趴在地上猛磕头谢恩,宋太祖制止了他,让他不必见外。每次钱俶朝见结束后回吴越,宋太祖还给他赏赐许多厚礼。除此之外,从宋朝编写的《百家姓》中也可以看出钱俶在宋朝皇帝心中的地位。百家姓排名前四的“赵钱孙李”,赵是宋朝国姓,钱正是吴越王钱俶的姓,孙是吴越王正妃的姓,双方交好可见一斑。
另外,宋太祖和宋太宗都对钱俶的健康十分关心。钱俶有头晕的顽疾,每次发病,宋太宗得知后,派御医一天看三次,送汤送要,甚至亲自探视。
钱俶晚年,由于身体状况不佳,以至不能进宫朝见。钱俶60大寿的时候,宋太宗像往年一样,派使者带礼物去祝寿,不料钱俶当天就去世了。死讯传到宫中,太宗为了追悼钱俶,七天不上朝,派人护丧回京,追封秦国王,谥号忠懿。第二年又大草大办地将忠懿王迁葬到洛阳。
如果钱俶真的是被宋太宗毒杀,不可能有这样的待遇。
钱俶死后,虽然按照太宗的旨意葬在洛阳邙山,但是家人知道,钱俶是一个安土重迁的人,他在生前所作诗词中,多次表达对故土故国的思念和热爱之请。为了让他魂归故国,所以钱家人最后决定偷偷采用掉包计将衣冠冢安葬在洛阳,而真正的灵柩则在亲人的安排下被秘密运回苍南安葬。因为冒着欺君之罪,所以,这座墓上没有任何碑文。由此,专家组认为,洛阳的忠懿王钱俶的墓地很可能是一个衣冠冢。
同时,也存在另一种可能,钱俶一生对朝廷毕恭毕敬,他的家人也效仿沿袭他生前的德行,对太宗的旨意唯命是从,将钱俶安葬在洛阳,为了纪念他,在苍南安葬了一个衣冠冢。
得知了皇帝墓的主人是忠懿王钱俶,当地村民对古墓的敬畏更进了一层,当专家们想要进一步对古墓进行考证时,村民们拒绝了。对他们来说,不管古墓里长眠的是谁,古墓本身就是祖先传下来的宝贵财富,他们还要继续世世代代地为它守护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