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杜月笙,大家并不陌生,他是中国近代上海青帮头目,在民国时期的上海呼风唤雨。他的一生可谓是传奇,所以以他为原型的影视剧有不少,著名导演冯小刚还曾在电影《建国大业》中扮演过杜月笙。众所周知,杜月笙当年有汽车9辆,司机和助手18个,贴身保镖十几个,民国时期,拥有9辆小汽车是什么概念?
如今的汽车已进入千家万户,但是在民国时期,小汽车是非富即贵的象征,别说坐了,很多老百姓都没见过,有的只是听说过而已。那时候汽车是真正的奢侈品,就算在上海做生意的洋人也不是人人都有小汽车,而那时候的杜公馆已有9辆。杜月笙平时乘坐别克和凯迪拉克,另外的7辆车都是手下使用,那时候的汽车要用黄金和大洋才能买到。
1908年,一辆手工打造的小汽车在国外的售价为850美元,到了二十年代,由于采用了流水线生产,一辆普通的小汽车大概要二三百美元。虽说在国外比较便宜,但是一辆普通的小汽车进口到中国之后,大概需要1万大洋,即便是二手车也要七八千大洋。事实上那时候的汽车也有三六九等,贵的四五万,便宜的车型通常也要过万,那么当时的1万大洋是什么概念呢?
民国时期,根据学者李开周的考证,普通人一个月的生活费10元,当时的1块钱就可以吃一顿大餐,看清楚哦,不是快餐,而是大餐,大餐的硬菜通常都是牛扒、烧机、火腿等美味菜肴。那时候1块钱可以买44斤大米,40多斤大米,足够普通家庭吃一个月了吧?那时候,普通人一年的收入也就100多元,一辆万元的小轿车,老百姓要不吃不喝一辈子。
一辆普通的小汽车足以让一个普通人奋斗一辈子,而当时的杜月笙有9辆,而且都是雪佛兰、别克、凯迪拉克等大排量豪华轿车,虽说民国时期上海有几千辆小汽车,但是同时拥有9辆的人屈指可数。由于杜月笙家大业大,所以杜公馆每年的开支就需要200万大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