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网上有这样一段视频,视频中一名小女孩一会儿用手扣下墙壁,一会儿把玩下书桌上的小玩具,十分无聊的请绪隔着屏幕都能让人感觉得到。整段视频持续了10多分钟,可是这名孩子没有一分钟是乖乖坐在书桌前认真学习的。
对于这种“坐不住凳子”的表现,爸爸回应道,“我也没有想到孩子会这样,这还是我在看监控的时候才发现的。这孩子专注力真的太差了,如果没有大人在一旁看着,他这点作业估计永远都写不完。”
在视频下方有很多网友留言表示“家有同款孩子”。有网友留言称,“这简直和我家孩子一模一样,只要让他写作业,周围的一切都变得有趣起来。一会儿对铅笔好奇,一会儿对橡皮感兴趣,总之就是不肯乖乖看书,专注力极差。”
也有网友表示,“我家孩子还小,也不知道他长大后会不会也这样。平时看小家伙玩玩具的时候挺认真的,不知道以后学习的时候能不能也这么认真。”
其实,专注力差对孩子产生的负面影响不止于学习,有研究显示,专注力差的孩子在社交中也会出现交流不畅、无法了解对方观点等劣势。家长早一点掌握培养孩子专注力的方法,这更有助于他们的身心发展。
为什么有的孩子专注力很差,而有的孩子却能轻松地保持专注?
孩子的专注力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增强,比如说,小学低年级的孩子保持专注的时间只有15-20分钟,而高年级的孩子则可以保持25分钟左右的专注时长。不过,如果在这个过程中,父母们没有给予孩子恰当的成长干预,那么孩子本应该具备的专注力水平就会因此而大打折扣。
从这个角度来说,父母想要让孩子保持较高的专注力水平,既要掌握正确的培养方法,也要注意其专注能力的“维护”。孩子们身上的专注力水平的高低有些时候和父母“维护”的是否到位也有一定的关系。
当然,除了注重日常维护以外,更早地掌握专注力培养窍门的家长们更加能够为孩子打开专注之门。父母在孩子早期成长阶段所给予他们的成长干预对其行为产生的影响最为深远,同时孩子们也最容易由此形成伴随一生的习惯。
家长在培养孩子专注力时容易被哪些认知误区误导?
有的家长认为,只有在孩子学习的时候为其营造安静的环境就可以培养其专注力,于是在孩子玩游戏的时候,家长们就会“旁若无人”地进行干扰。
但是其实,不管是游戏还是学习,当孩子在聚经会神地继续时,家长们就不应该轻易打扰,因为被打断的注意力很难再在短时间内恢复如初。
也有的家长认为,强迫孩子“坐住凳子”可以帮助他们保持专注,但是其实仅仅营造静态环境并不足够,无法保持专注的孩子即便坐住了凳子也会控制不住大脑的神游。同时,如果父母无法把握好监督的尺度的话,这还会增加孩子内心的叛逆心理反应,这反而不利于专注力培养。
也有些家长认为,孩子的专注力水平是不可塑造的,他们相信孩子专注力差是天生的。但是其实,孩子身上的专注力是可塑的,尤其是在其处于幼年以及童年时期时,专注力培养很容易在恰当的干预后取得明显的成效。
想要提升孩子的专注力,“动静结合”的方法让孩子轻松有提高
1. 营造适合的静态环境
在孩子专心于某件事时,家长们应该主动地为其营造一个静态环境。比如说,在孩子做作业的时候,家长们尽量不要打开电视。
虽然说边看电视边写作业看起来是“一心二用”,但是其实在这个过程中孩子的注意力被一分为二,无法保持专注。让孩子可以随时拥有“沉浸式体验”,这对于他们的专注力培养大有好处。
2. 日常保持一定的运动量
适当的运动可以起到帮助孩子稳定请绪的作用,尤其是平时比较活泼好动的孩子,运动还可以帮助他们消耗身上无处释放的活力。
另外,一些比较有趣的运动类型,也可以帮助孩子的专注力得到锻炼,比如说手指草、做手工。孩子在进行手指草和做手工的过程中,大脑也在跟着运转,这也使得他们更容易进入到心无旁骛的专注状态。
3. 引导孩子养成阅读习惯
阅读的好处有很多,其中就包括有助于专注力培养。孩子在阅读的过程中保持活跃的思维,同时沉浸其中不被外物所打扰。有阅读习惯的孩子在专注力方面表现得更加优秀,可以做到长时间聚经会神的他们更容易保持请绪稳定。
父母在孩子的专注力培养方面要懂得灵活变通,硬B着活泼好动的孩子一动不动,这显然也不现实。采用动静结合的方式,让孩子在一动一静中不断调整,这不仅可以使其专注力水平得到提升,同时也不会因为父母的不当干预而被无端消磨。
凌晨妈妈来叨叨:
专注力是孩子身上的一种非常值得着重培养的能力,尤其是在孩子处于成长可塑期时,这方面的能力培养更加应该被家长们重视起来。静态环境与动态运动的结合让孩子们在不受压制的状态下养成专注习惯,让孩子在不知不觉中改变大脑思维和行为方式,这样的教育引导才更容易成功。
(本文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