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装备竞赛”的时代,每个想为孩子提供更多优质教育资源的家长都需要不断做出选择:孩子需要学习哪些课程?选择哪个机构?选择哪个老师?学习多长时间?
所有的选择都指向一个明确的出发点——学习这些东西对孩子的成长和未来有益处。但在现实环境中,学科教育的目标往往不是那么“功利化”的,比如,学数学不一定就要成为数学家,学美术也不一定就要成为美术家,同样的,不是所有学习钢琴的孩子都要成为钢琴家。一个智力健全的孩子既然能够接受学校的数理化教育,为什么在孩子是否接受音体美艺术教育时家长会谨慎选择呢?
这大概有三个原因,一是艺术教育“烧钱”,二是才艺学习费时,三是艺术“天赋”十分重要。
那么,如何判断孩子是否适合学习钢琴?可以从以下5个方面入手:手、听力、节奏感、视谱、乐感。
1
手
在漫长的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谣言”、“谎言”的传播速度和广度似乎远比真相快得多。比如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大手才能弹好钢琴”成为困扰很多琴童的问题;“得大手者得钢琴”的“既定规则”被打破后,“手型不对弹不好钢琴”又成为新一轮广为传播的“名家箴言”,引得多位钢琴家纷纷出来“辟谣”……
事实上,手型对错的评价标准并不是唯一的,大手与小手也各有优点——大手胜在跨度优势,小手在灵活度上取胜,不同的先天条件为音乐家独特的艺术创造提供了无限可能,因材施教、扬长避短才是上策。其实只要有一双发育健康的手,人人都可葆有弹钢琴的梦想。
2
听力
大家都知道,由于遗传、先天发育的差异,不同的耳朵可能对声音的敏感程度有所不同,有的孩子自带固定音感,能够经准把握音准,的确是天赋异禀。但这种先天的优越条件并不是决定新因素,没有固定音感的孩子在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之后通常也会获得固定音感。
孩子幼年时期的感知能力建立会影响他一生的发展,如果能在孩子小时候开始在他的耳朵里“种”上固定音感,未来他会将之视为声音的评判标准,即准确把握音感。
3
节奏感
音乐是一种讲求“内外兼修”的艺术,外在的表现是旋律、节奏、歌声,内在的则是音乐内容、请感共鸣。喜欢跟着节拍唱唱跳跳的孩子多数是新格活泼、对节奏敏感、请感外露类型的,但听到音乐“没有反应”的孩子不一定就没有音乐细胞,只能说,这些孩子的音乐细胞比较“沉静腼腆”。
考察孩子是否有节奏感,除了看他们的摇头点头、身体摇晃等动作之外,还可以通过语言交流,听听他们对于听到旋律的感受,给予他们除了“物理共鸣”之外“心理共鸣”的表达机会。
对于耳聪目明的孩子来说,节奏感更多是后天培养的成果,他从出生后所接触的一切环境,都是培养节奏感知和表达的天然教材。
4
视谱
学习数理化需要做题,做题的过程可以帮助逻辑思维的建立,很少有孩子可以不经过做题训练就完全掌握知识。视谱便是音乐学习中的数理化课程——不可或缺、需要巩固练习、注重逻辑思维。
视谱快的孩子在方位逻辑思维方面发展较快,而视谱较慢的孩子,只要授予他们正确的视谱规则,引导探索自己的学习方法,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他们的视谱能力和逻辑思维也会慢慢好起来。
5
乐感
学习语言需要语感,学习音乐需要乐感——这种直观的感觉往往是最难培养和建立的。简而言之,乐感是指对音乐的感知,是音乐教育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也是音乐教育的极致追求。
乐感是人类七大智能中的一种,作为一种艺术,音乐就是要传达某种感觉(非简单的听觉),而乐感就是人们了解这种感觉的感官能力,这种能力可以先天遗传,也可以后天培养,需要我们去发现、去开发。
“天赋”一词长期被社会和媒体所神话,但实际上,天赋仅仅代表与生俱来的生命赋予的能力,它难能可贵,但不是决定成就的唯一要素,后天的塑造与培养才是制胜法宝。
一位家长说:“孩子适不适合学钢琴不是努力大于天赋,关键在家长能不能坚持。有天赋当然好,但能不能学会从来就不是靠天赋。但我的朋友们问我要不要给孩子们学乐器,我都是劝她们慎重,这个问题不应该问孩子,首先应该问问自己,能不能几年甚至十几年一天不落的陪她练琴。”
学习钢琴带来的不仅仅是生活广度的扩展,更是生命质量的飞跃。与其纠结孩子适不适合学习钢琴,不如让孩子自己去寻找热爱和快乐,去探索音乐之中的奥妙,才是孩子真正适合弹琴的真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