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水流深,人稳致远。
树要长得高,长得茂盛,就需要将根须不断往地底下扎进去。
人要成就一番伟业,同样需要不断地积累、沉淀、升华,如此方能由量变到质变。
《菜根谭》里有云:
“夜深人静独坐观心,始觉妄穷而真独露,每于此中得大机遇。”
学会沉淀自己,梳理自己的学识、阅历、经验和思想,打造高规格的思维,去抓住人生当中更多、更大的机遇。
1:学会独处
沉淀自己的开始,就是学会独处。
也许大家都某一个时刻里会有这样的体会:明明自己能够跟任何人都聊得来,却不知为何依然不快乐。
生活当中,我们每一个人其实都是孤独的,这种孤独感是谁都无法驱除的,你也许会不信,但通常的结果就是,基本你暂时解决掉了当前这个孤独,还会有下一个孤独等着你。
正如叔本华曾说:
“只有当一个人独处的时候,他才可以完全成为自己。”
一人独处而完成了《瓦尔登湖》的卢梭,当他决意要一个人到深山老林里过上一种独居的生活时,他便毅然决然抛弃了自己在大城市里所拥有的。
然后,带上一把斧头,在偌大的湖边里自行搭建了一间小木屋,就这般非常惬意地隐居了两年。
在这两年里,也许是梭罗觉得此生过得最为宁静且自得的生活,毕竟一个人开始过着一种我行我素,自由自在的生活时,其心灵无疑是相当自在和自由的。
在梭罗隐居在瓦尔登湖的时光里,时常会有人带着一系列的困或问他:“一人独居一定孤独得很吧?尤其是在风雪交加的日子里,极度渴望见到别人吧?”
可梭罗面对这样的疑问往往不去搭理,因为他的内心很清楚,在独处的时候,他可以做真正的自己。
这种独处所带来的心灵沉静,以及心灵上所感受到的惬意和呼吸极其顺畅的曼妙体会,让梭罗从头到尾都是淡然的、豁达的。
正如蒋勋曾说:
“寂寞会发慌,孤独则是饱满的,孤独是生命圆满的开始。”
一个人,只有先学会了享受孤独,他才能在生活里不断地沉淀自己。
然后,试着不断地增长见识,来拥有丰富无比的人生体验和心灵感悟。
2:学会独立
实际上,一个人只有真正做到了独立,才能在遇到任何困境和人生无常时,还能沉得住气,熬得住痛苦,扛得住磨难。
《道德经》有言:
“静胜燥,寒胜热,清静为天下正。”
人生的下半场,是可以做到随时随地享受安静的生活,拥有静谧的时光,掌控自己的人生。
毫无疑问,一个人的思想之所以能够走向成熟,是因为他们在背后通过了漫长时间的独处和思考,以及不断地总结经验而来。
而一个人倘若想要在独处时来逐步地积攒资源,增强实力,从而来一点点地靠近目标,实现理想时,那么就需要将独处升华为独立。
唯有真正变得独立,才能真正拿出格局和眼界,靠行动来取得胜利。
同样,一个人若是变得独立起来了,他的整颗心时常都是处于一种冷静、清醒、淡然的安静心态里。
在《道德经·第二十五章》有云:
“寂兮寥兮,独立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
大道至简,独立不改,一个人只有愿意周而复始,不断地修身养新,才能一步步地靠近目标,走向成功,实现理想。
要明白,做人做事,靠山山会倒,靠人人会跑。
只有当你下定决心,不再依赖任何人,也不再对任何事物都抱着虚妄的期待和期盼时,才能一点点地接纳现实,然后凭借着个人的努力和奋斗,然后来走向独立。
当你体味到了独立的“美味”,自己才会主动出手去创造更多的人生“美味佳肴”,也才会心甘请愿来打造属于自己的经彩人生。
自己的路,自己来走,正如自己的人生,需要自己去走,这样路才能越走越宽,人生才会越来越得劲儿。
3:沉淀自己
一个人只有学会独处,做到独立,才能真正沉淀自己,创造自己。
《庄子》有言:
“独来独往,是谓独有。独有之人,是谓至贵。”
拿出耐心,好好独处,拿出决心,走向独立。
要明白,再好的人生,都需要靠自己的双手和双脚去创造的,去走出来的。
独来独往,不是不让自己合群,而是要让自己明白,什么时候该合群,什么时候该独立。
有些时候,只有真正知道该如何沉淀自己,人生的方向才不至于M失了前方。
时间会告诉我们,每一个人在人生这条道路上,有时候看似拥挤不堪,但实际上只有自己一个人在走。
别人也许陪伴过你,但大抵不过是陪你一程,一个人只有真正做到了独立,做到了不断地自我沉淀,才能让自己行稳致远,让自己所走的每一步,都算数。
三MAO曾说:
“我们不肯探索自己本身的价值,我们过分看重他人在自己生命里的参与,
于是,孤独不再美好,失去了他人,我们惶或不安。”
愿你早日找回自己,认识自己,然后心甘请愿地过着一种独处的生活,然后悄无声息地走向独立,从而沉淀自己,强大自己。
最后,驱散惶或和不安,活得从容而自信,去拥有属于自己的真实且幸福的人生。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