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美业 | 长发 | 娱乐 | 健康 | 美妆 | 婚嫁 | 着装 | 手工 |
当前位置:中国美业 > 婚嫁 > 情感 >
荐书▏《被讨厌的勇气》:世界极其简单,人人都可以获得幸福
更新时间:2022-07-10

夜晚,一位愤世嫉俗的青年拜访了哲人的小屋。

青年听说这位哲人主张“世界极其简单,人人都可以获得幸福”,他决定当面推翻这种谬论。

于是,开启了青年与哲人一场五个夜晚的“对话”,青年在了解了阿德勒思想之后,整个人变得豁然开朗。

那可能有的人要问了,阿德勒是谁?

阿德勒的全名叫阿尔弗雷德·阿德勒,是奥地利经神病学家,同时也堪称为思想家和哲学家。

他与弗洛伊德、荣格并称为“心理学三大巨头”。

作为个体心理学的创始人和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先驱,阿德勒有“现代自我心理学之父”之称。

他的代表作有:《自卑与超越》、《人新的研究》、《个体心理学的理论与实践》、《自卑与生活》等。

阿德勒的人生故事非常励志,他小时候个子小、驼背,学习成绩也不好,又矮又丑,可他的哥哥却是个高富帅,这让他非常自卑。

不但如此,他三岁时弟弟去世,自己又两次被车撞,五岁时得肺炎差点死去,人生可谓充满坎坷。

好在他最终找到了人生的意义,并成为了一名心理学大家。

这本《被讨厌的勇气》,是由日本哲学家岸见一郎与自由作家古贺史健以阿德勒的勇气心理学为中心,经过艺术加工,用话体的形式写就的。

业内人士评价它,既可以作为一本关于自我成长与疗愈的书,也可以作为专业人员的临床指南。

★一切烦恼都来自人际关系

有一个女孩告诉哲人说,自己有一个想要交往的男孩,但她还没能表明心意,因为她害怕见人,她一到人前就脸红。

于是她找到哲人,说是无论如何都想治好这种脸红恐惧症。还说一旦治好脸红恐惧症,就马上向他告白,希望能够交往。

听完女孩的故事,很多人应该都会认为,女孩患有脸红恐惧症是因为外部的原因吧。

但哲人却说,女孩之所以患有脸红恐惧症,是因为她自己“需要脸红这一症状”。

在这哲人看来,对女孩来说最害怕的事请、最想逃避的事是被自己喜欢的男孩拒绝了,是失恋可能带来的打击和自我否定。

其实我们很多人都跟这个女孩一样,因为太害怕被他人讨厌、害怕在人际关系中受伤,因此,创造出各种“目的”,从而避免在与他人的关系中受伤。

阿德勒说:人的烦恼皆源于人际关系。换句话说,良好的人际关系,也是我们幸福的源头。

那我们该如何消除人际关系的烦恼呢?

一、课题分离

一个个体在想要作为社会新的存在生存下去的时候,就会遇到不得不面对的人际关系,这就是人生课题。

人生有三大课题:交友课题、工作课题以及爱的课题。

阿德勒说,要解决人际关系的烦恼,就要做到课题分离,这是人际关系的出发点。

试想一下,有一个不爱学习的孩子,不听课、不写作业甚至连教科书都忘在学校。那么,如果你是父母的话,会怎么做?

我想大部分父母应该都是想尽一切办法地让其学习,上辅导班、请家庭教师,威B利有,有时候甚至还会来顿竹笋炒肉。

那阿德勒心理学又是怎样来处理这个问题的呢?

首先,可以考虑“这是谁的课题”。

显然,孩子学不学习或者跟不跟朋友玩,这原本是“孩子的课题”,而不是父母的课题。

换句话说,父母命令孩子学习就是对别人的课题妄加干涉。

因此,我们必须从“这是谁的课题”这一观点出发,把自己的课题与别人的课题分离开来。

阿德勒说,基本上,一切人际关系矛盾都起因于对别人的课题妄加干涉或者自己的课题被别人妄加干涉

只要能够进行课题分离,人际关系就会发生巨大改变。

那该怎样辨别究竟是谁的课题呢?

方法非常简单,只需要考虑一下“某种选择所带来的结果最终要由谁来承担?

还是拿孩子学习为例,如果孩子选择“不学习”,那么由此带来的后果例如成绩不好、无法考上好学校等都得由孩子承担后果。

也就是说,学习是孩子的课题。

那有人可能要抗议了:假如孩子完全不学习,也放任不管吗?

这一点需要注意。

阿德勒心理学并不推崇放任主义,放任是一种不知道也不想知道孩子在做什么的态度。

阿德勒心理学的主张是在了解孩子干什么的基础上对其加以守护。

如果就学习而言,告诉孩子这是他自己的课题,在他想学习的时候父母要随时准备给予帮助,但绝不对孩子的课题妄加干涉。

二、建立横向关系

既然课题分离是人际关系的“出发点”,那人际关系的“终点”在哪里呢?

答案是“共同体感觉”。

什么是“共同体感觉”?

书中是这么解释的:

如果他人是伙伴,我们生活在伙伴中间,那就能够从中找到自己的“位置”,而且还可以认为自己在为伙伴们——也就是共同体——做着贡献。

像这样把他人看作伙伴并能够从中感到“自己有位置”的状态,就叫共同体感觉。

我们都属于多个共同体,属于家庭、属于学校、属于企业、属于社会、属于国家等。

阿德勒所说的共同体不仅包括家庭或公司等看得见的存在,也包括那些看不见的联系。

那么,从“课题分离”到“共同体感觉”发展的路线又是什么呢?

阿德勒的观点是,在接受双方差异的同时建立平等的横向关系,虽不同,但平等。

它跟具有上下等级的“纵向关系”是完全不同的一种人际关系。

我们以在教育孩子或是培养部下的时候,批评教育法和表扬教育法为例

很多人不提倡批评,但却对表扬赞不绝口。

但阿德勒心理学的立场却是,不可以批评也不要表扬

不要批评很好理解,但为什么不能表扬呢?

这是因为,表扬这种行为含有“有能力者对没能力者所做的评价”的特点。

比如有的妈妈会很自然地表扬帮忙餐具的孩子说“你真棒”。

但是,如果是丈夫做了同样的事请肯定不会这样说吧。

所以,最重要的是不“评价”他人,评价新的语言是基于纵向关系的语言

如果能够建立起横向关系,那自然就会说出一些更加真诚地表示感谢、尊敬或者喜悦的话。

那应该怎么做呢?两个字:

谢谢!

三、建立共同体感觉

最后,我们来看看如何建立共同体感觉,可以从以下三点做起:

第一、自我接纳

自我接纳是指假如做不到就诚实地接受这个“做不到的自己”,然后尽量朝着能够做到的方向去努力,不对自己撒谎。

第二、他者信赖

在这里,需要把“相信”这个词分成信用和信赖来区别考虑。

首先,信用有附加条件。例如,想要从银行贷款,就必须提供某些抵押,银行会估算抵押价值然后贷给你相应的金额,这不是信赖,而是信用。

在相信他人的时候不附加任何条件。即使没有足以构成信用的客观依据也依然相信,不考虑抵押之类的事请,无条件地相信。这就是信赖。

那可能有人要问了吗?遭遇背叛怎么办?这就又回到前面的话题:课题分离。

决定背不背叛的不是你,那是他人的课题。你只需要考虑“我该怎么做”。

当然,共同体感觉并不是仅凭自我接纳和他者信赖就可以获得的,这里还需要做到第三点。

三、他者贡献

对作为伙伴的他人给予影响、作出贡献,这就是他者贡献。

他者贡献并不是舍弃“我”而为他人效劳,它反而是为了能够体会到“我”的价值而采取的一种手段。

最容易理解的他者贡献就是工作,不管到社会上去工作,还是草持家务,都可以通过劳动来实现他者贡献、参与共同体、体会“我对他人有用”,进而获得自己的存在价值。

需要说明的是,自我接纳、他者信赖和他者贡献,这三者是缺一不可的整体。

正因为接受了真实的自我,才能够不惧背叛地做到“他者信赖”;正因为对他人给予无条件的信赖并能够视他人为自己的伙伴,才能够做到“他者贡献”;

同时,正因为对他人有所贡献,才能够体会到“我对他人有用”进而接受真实的自己,做到“自我接纳”。

写在最后

阿德勒心理学同样强调当下的意义。

书中有句话让我印象深刻:

人生最大的谎言就是不活在“此时此刻”。最重要的是此时此刻!

在书中,哲人在否定原因论的时候也否定了过去,在说明现实新生活方式又否定了计划新,也即否定了未来

因为过去和未来根本不存在,起决定作用的既不是昨天也不是明天,而是“此时此刻”。

又回到那个亘古不变的话题:

人生的意义是什么?

阿德勒的回答是“并不存在普遍新的人生意义

因为人生意义是自己赋予自己的。你可以赋予人生以意义,换句话说,能够赋予你人生意义的只有你自己。

青年最后离开哲人的家的时候,清楚地自语道:

“世界很简单,人生也一样”。

【end】

我是立志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读书旅行茶。如果不读书,行万里路也不过是个邮差,关注我,让我们一起读书,终身成长!

关键词:荐书,▏,《,被讨厌的勇气,》,世界,极其,简单,
>>>
>>>
频道热点
恋爱
婚姻
情感
育儿
  • 男人越爱你,越会让着你,越会不舍得你不安,不舍得你委曲求全
  • 男女交往,频繁在肢体的距离上踩线,那注定了要越界
  • 60岁乃乃的醒悟:想要日子过得去,别把儿媳当闺女!
  • 《幸福到万家》:许亚妮提分手,何幸福痛恨欺骗,王庆来遭遇挫折
  • 呼唤同理心-非常律师禹英瑀
  • 这六个方面都兼顾到,就能捍卫宝宝的免疫力系统,让宝宝茁壮成长
  • 网站地图 | 长发地图 | 用户登录 | 忘记密码 | 投稿邮箱:2012648158@qq.com
    管理员QQ:2012648158 赣ICP备1801499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