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每个走进婚姻的人,都会无意识地带着一个误区:婚姻是幸福的结局,走进婚姻后自己会爱伴侣,自己也会得到伴侣的爱。
为什么说这是对婚姻认识的误区?这其中忽略掉了很重要的一步。
婚姻幸福的前提是,这份幸福是需要经营的;在自己爱伴侣、伴侣也爱自己的同时,自己是要懂得如何智慧地付出爱的,并且也要能够真正感受得到爱的。
正是因为把婚姻幸福想得太“理所当然”,把爱和被爱想象的太“应该”,婚姻才会更容易出现矛盾、失望和危机。
常常会在咨询中听到“他如果爱我,就应该在乎我”,“作为夫妻,他不应该懂得多为我想想吗?”,“他怎么不考虑我的感受,他这样做不就是不爱了吗?”
站在说话者的一方,好像的确如此,两个人是夫妻,是带着承诺结合的伴侣,对方应该对自己好,对方应该了解自己的感受和需求,对方应该看重且懂得满足自己的需要。
站在夫妻双方的角度,一方有感受有需要,另外一方同样有感受有需要,如果婚姻的要求是让另外一方放弃或者妥协他的感受与需要,只有一个人满足的关系就会失衡,就会埋下“隐患”。
02
走进婚姻的个体需要明白一点:婚姻是两个人的结合,结合之后的两个人仍然是自己,婚姻里就有了三份需要,“我的需要”、“你的需要”、“我们的需要”。
每个人都有需要被满足的部分,婚姻关系也有需要被满足的部分,这三部分都是不可被忽略的,这三部分又是需要尽可能去满足的。
所以当婚姻中的一方在自我的需求上,过多地要求另一方给予满足时,另外一方的需求就会被忽略、被压抑,这与他对婚姻里的需求发生冲突,他就会对婚姻开始有失望,他对婚姻的失望又让他从内在开始疏远伴侣与婚姻的需要。